继华为、小米之后,vivo发布自研蓝河操作系统,体验有些不同
作者:焦點 來源:探索 瀏覽: 【大 中 小】 發布時間:2025-08-02 08:57:21 評論數:
繼華為鴻蒙之后,小米也發布了自家的自研澎湃OS,而在這兩家之后,vivo也在今天的2023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vivo自研藍河操作系統(BlueOS),國內仿佛一瞬間,刮起了一陣自研操作系統的風。
來自vivo官方的說法,vivo的藍河操作系統早在6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發,那藍河操作系統與鴻蒙OS、澎湃OS有何不同呢?
首先需說明的是,vivo副總裁周圍表示,vivo自研藍河操作系統不兼容安卓應用,而且未來也不會兼容。
藍河操作系統,vivo官方將其定義為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自主研發的智慧操作系統,對于硬件的依賴性更小,宣稱天生更智慧、天生更流暢以及天生更安全的三大特性。
在交互方面,vivo的藍河操作系統不再將設備作為一個冰冷冷的產品,而是給它擬人化,就仿佛與人交流一般,采用的是多模態輸入輸出,更加注重場景化、系統整體、多設備融合的體驗,不再把應用或者功能獨立化,更加注重的是一個整體的調用。
而且在交互方式上,除了手指觸控、聲音以外,未來還將引入圖片、手勢甚至是眼神的交互方式,模擬人與人的交互方式。
借助大數據模型的能力,宣稱要開發出一種自動編寫代碼等應用開發的新范式,讓系統自己“寫代碼”。
比如vivo Watch3將會首發搭載藍河操作系統,其中一個新功能,就是基于AI能力,只要對著手表說出“我要做一張以貓咪為背景的表盤”,系統就會自動生成相對應的表盤,這也就是說,會擁有無限的表盤款式。
由上不難看出,vivo的藍河操作系統更加聚集在“AI”部分,依托于大數據模型的加入,致力于讓設備變得更智慧,把產品擬人化,與鴻蒙側重萬物互聯的系統策略仿佛有些不同。
不過藍河操作系統采用了自研的BlueXlink連接技術,同樣能夠跨終端,可以實現IoT萬物智聯,采用的是分布式設計理念,兼容開放組件Kit,可以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互傳,應用在智能家居、智能出行、智能辦公等場景。
而在操作系統框架方面,藍河操作采用的是Ruste語言編寫,據了解,Rust與其它編程語言相比,具有更安全的特性,微軟將Rust引入操作系統內核,Android的原生代碼也開始遷移到Rust。而且vivo藍河操作系統是行業首家系統框架由Rust語言編寫的操作系統,能夠從根源上解決內存可能引起的安全漏洞問題。
流暢性方面,藍河操作系統也是盡可能弱化了對硬件的要求,宣稱CPU 200MHz,內存32MB設備就可以運行。系統采用了高性能系統架構設計,新編程語言的加入以及Runtime運行、系統調度、虛擬顯卡框架、內存等多個方面的突破,宣稱帶來了更為流暢的體驗。
另外在內核層,藍河操作系統增加了一個內核抽象層,這個抽象層的作用就是統一接口來兼容不同硬件,比如Linux內核、RTOS內核都可以實現兼容,從而來兼容不同硬件體系結構。
總的來看,vivo的藍河操作系統更加注重AI部分,希望依托大模型AI能力的加入,帶來一個更人性化的交互體驗,把設備擬人化,這個想法無疑很超前,但是如果能夠實現無疑體驗也將迎來巨大的改變,那時候產品真的變成一個隨時為你考慮、更加懂你、可以交流的身邊管家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目前藍河操作系統還是在發展初期,手機暫時沒有希望,保持是Origin OS是vivo的手機現狀,vivo副總裁周圍也表示藍河不是替換Origin OS的,藍河更多是應用在輕OS設備上。而藍河操作系統在vivo Watch3的初步嘗試,AI語音創作表盤,為我們帶來一些體驗上的新鮮感,但是未來能有多大驚喜,我們保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