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熱點 >>正文
上海:新书发布以音乐为媒走向“新山水”
熱點12人已圍觀
簡介 新華網上海6月23日電記者張夢潔)近日,《走向新山水:梁雷音樂文論與作品評析》在上海發布,旨在以新書搭建一座連接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與科學的橋梁。本次活動由上海音樂學院 ...
新華網上海6月23日電(記者張夢潔)近日,《走向新山水:梁雷音樂文論與作品評析》在上海發布,旨在以新書搭建一座連接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與科學的橋梁。本次活動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承辦,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等協辦。
音樂與礦物學、海洋學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如何借助創新軟件將視覺信息轉化為聽覺體驗?新書發布會上,知名華人作曲家、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校長杰出教授”梁雷現場娓娓道來。在隨后舉行的《聲音的顯微鏡與望遠鏡》講座中,他向上音師生展示了如何運用多種感官與工具探索聲音的無限可能,包括他與地質學家、海洋學家、軟件工程師合作的最新成果,以及以黃賓虹 “五筆七墨” 繪畫哲學為靈感啟動的“音畫同構”實驗,這些跨學科融合的創意實踐共同構成其獨特的“新山水”美學。
新書主編、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社長張巍說,梁雷教授的音樂創作本質上是一場“文化基因的轉譯實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與梁雷教授的緣分已近二十載,從2007年《中國與西方:一種新音樂的誕生》面世,到新書《走向新山水:梁雷音樂文論與作品評析》出版,期間十余部專著與手稿珍藏版發布以及多場學術研討、講座論壇活動共同構建了一條橫跨中西、縱貫學術與創作的文化脈絡,這些合作也是傳承中華音樂文脈、推動中西文化交流互鑒的堅實印記。
上海音樂學院副書記徐衛說,梁雷教授與上海音樂學院淵源深厚且獨特,這本最新文集的出版在學術傳承、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等層面都具有特殊意義。上海音樂學院正在推動音樂教育從技術傳授向文化創造躍升,梁雷教授的探索啟示人們,真正的藝術創新必然扎根于文化母體的深層結構,同時又以開放姿態擁抱科技與時代的浪潮。“讓傳統山水精神在電子聲波中重生,讓東方哲學思維在算法程序中顯影,這種 ‘以古開新’的路徑正是中國音樂走向世界的重要方法論。”他說。(完)
Tags:
相關文章
17年耗資160億卻寸軌未鋪?美國首條高鐵深陷“爛尾”困局
熱點今年6月初,美國交通部發布報告稱,正在緩慢建設中的加利福尼亞州高鐵,存在工期延誤、管理不善等各種問題,并威脅會取消額外撥款,讓這條高鐵面臨“爛尾”的風險,也讓這條已“修了近二十年、只修了一小段”的鐵路再次成為美國國家基礎設施辯論的焦點。
加州高鐵,是美國規劃的首條高鐵,也是迄今美國最具雄心的綠色交通工程。自2008年加州選民通過“高速鐵路法案”后,該項目便被確定為連接舊金山與洛杉磯——這兩座城市分別位于狹長的加利福尼亞州南北兩端,直線距離約600公里,大致相當于中國北京到鄭州的距離。而在中國,這兩地之間早已實現高鐵3小時內直達。
而加州高鐵項目,被設計為全長超過800公里,時速超過320公里的“美式子彈列車”。其承諾不僅是速度,更在于推動轉型——助力加州擺脫以汽車和短途航班為主導的碳密集型出行模式,成為清潔能源交通領域的先鋒。然而,現實卻遠沒有理想那樣高速前進。
17年花了160億美元
竟連1條軌道都沒鋪
央視記者 劉旭:美國交通部今年6月初的一份報告顯示,加州高鐵項目存在工期延誤、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從2008年法案通過,到現在17年花了160億美元卻連一條軌道都還沒鋪”。報告還要求加州高鐵管理局在7月11日之前做出回應,否則將取消約40億美元的額外撥款。
央視記者 劉旭:這是加州高鐵建設的實時地圖。圖中藍色線路代表一期工程,該工程原計劃連接舊金山與洛杉磯,然而實際路線改道至“中央谷地”建設,也就是我現在所處的位置,加州城市貝克斯菲爾德北部。我身后是一處于今年5月剛剛完工的高鐵立體交叉項目,此項目也是距離洛杉磯最近的完工項目地點,直線距離達180公里。通過查看這張互動地圖并進行統計,目前已有51處項目完工,在地圖上以綠色標記;另有36處項目處于在建狀態,以橙色標記。這些項目涵蓋鋪設鐵路軌道所需的高架橋、地下通道以及立體交叉等設施,均為鐵路建設的基礎工程。由于現階段僅完成了這些節點性的建筑設施,尚未實現整段工程的完工,因此目前尚未鋪設任何一段軌道。
央視記者 劉旭:從地形條件來看,加州中部山谷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是重要的農業種植區域,分布著大片相連的農場。高鐵項目選址在此建設,原本施工難度不大,但實際直到2015年才正式開工。項目進展緩慢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農場征地困難、需應對環境訴訟以及建設經驗欠缺等。
加州大學教授:未做好準備 建設匆忙啟動
針對這些問題,央視記者采訪了一直關注加州高鐵建設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環境學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氣候項目主任 伊桑·埃爾金德:在加州嘗試建造高鐵之前,北美從未建造過高鐵,因此當時缺乏足夠的內部專業知識,高鐵項目建設也是匆忙啟動。部分原因是最初分配給該系統的聯邦資金必須快速使用,而且資金用在“中央谷地”,而那里并不是高鐵建設最合適地點,因此加州領導人被迫在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啟動項目,而且是在不合理的地點啟動。另一方面加州的政府體制非常分散,很難建設我們所謂的線性基礎設施。這種基礎設施跨越多個司法管轄區,多個縣郡和城市,需要聯邦和州的許可。加州高鐵管理局要應對如此多的障礙,所以這實際上是加州政府治理結構失調的表現。
通車時間遙遙無期
預計不會早于2030年
目前,加州高鐵的最新建設進度如何呢?“美國高鐵夢”又能否照進現實?
央視記者 劉旭:加州高鐵項目歷經諸多挑戰與問題,如預算增加、規劃方案調整、工程進度延遲等。截至目前,實際建設集中在縮減后的中部“中央谷地”段,全長約200公里,線路從馬德拉延伸至貝克斯菲爾德。該段自2015年開工以來,遭遇了合同反復更換、土地征收受阻以及成本大幅上漲等困境。根據加州高鐵局最新公布的進展,主要橋梁和軌下基礎設施已接近完工,但軌道鋪設和信號系統尚未全面啟動,預計通車時間不會早于2030年。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5年內,加州高鐵仍難以投入使用。
央視記者 劉旭:至今,加州高鐵仍未開通任何一條可供運營的線路。原本規劃中連接舊金山和洛杉磯的高速鐵路項目,通車時間已從最初設定的2020年,推遲到了“2033年或更晚”;同時,全線預算也大幅攀升,從最初估算的330億美元暴漲至近1280億美元。項目負責人曾在州議會上表示,“我們不是失敗,只是慢得像在逆風中推鋼鐵火車。”
三分之一資金來自聯邦 特朗普威脅撤資
央視記者 劉旭:如果聯邦政府撤資,是否會讓加州高鐵“爛尾”。目前,加州高鐵獲得的資金中,約三分之一來自聯邦政府,主要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和“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來支持。拜登政府在2023–2024年間曾追加逾30億美元資金,用于支持中部段建設。但特朗普政府最新表態,又威脅將會對加州高鐵項目撤資。這無疑讓項目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如果聯邦撤資成真,不僅“中央谷地”段恐將“爛尾”,后續洛杉磯—阿納海姆與舊金山灣區段的推進也將徹底停滯。項目發言人在回應媒體時表示,“我們已經習慣在政治逆風中修建這條鐵路。”
央視記者 劉旭:美國《新聞周刊》近日的報道分析了美國高鐵項目進展緩慢的原因,文章稱,基礎設施工程成本高昂、回報周期漫長,高鐵的特性決定了它需要沿線各州眾多利益相關方的支持,而在美國,這種共識卻始終難以達成。更棘手的是聯邦政府的搖擺態度。
或沉重打擊全美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信心
在環保方面。據報道,加州高鐵若成功建成,每年將可減少1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減少30萬輛汽車上路。然而這項被譽為美國綠色轉型“象征性項目”之一的加州高鐵卻面臨著轉型爭議。
央視記者 劉旭:有環境專家表示,“高速鐵路并不是短期財政收益項目,而是氣候責任投資的代表。如果因為政治壓力而放棄,那將對全美綠色基礎設施信心造成重大打擊。”然而,環保主義者的堅持難以抵擋現實挑戰。地方征地遲滯、承包商更換頻繁、州政府財政吃緊,以及公眾對“建了一半的鐵路能否通車”的疑問,都讓支持者步步為營。一項2025年初的民調顯示,超過53%的加州選民“對高鐵項目失去信心”,只有28%的人認為“它最終能完成并投入使用”。
央視記者 劉旭:倘若“中央谷地”段最終無法貫通并形成可運營的線路,那么此前投入的數十億美元資金很可能付諸東流,甚至會淪為土地資源、公共信任以及氣候承諾的“三重浪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項目顧問坦言,“最令人擔憂的并非錢打了水漂,而是整個國家此后可能再無人敢提及高鐵建設。”而對于民眾來說,20年來,聽到的總是“即將通車”“已經開工”的消息,卻始終未能真正坐上這趟“美國高鐵”。這種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帶來的不只是出行上的不便,更引發了民眾對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質疑。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劉湃】 ...
【熱點】
閱讀更多LG Innotek申請OLED新專利,可減少OLED面板污漬與光干擾
熱點近日,來自etnews外媒報道的消息,LG Innotek申請了一項通過均勻沉積OLED發光材料從而實現發光效率的專利,同時該項專利還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以往OLED面板上的污漬以及光干擾問題。據了解, ...
【熱點】
閱讀更多全面擁抱新能源時代 奇瑞發布獨立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
熱點4月7日晚間,奇瑞汽車在北京舉行新能源之夜,正式發布了奇瑞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戰略規劃,并宣布未來奇瑞汽車各個品牌將全面新能源化。會上,奇瑞發布了首個獨立的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星途品牌旗下星紀元系列 ...
【熱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小米SU7 Ultra量產版正式官宣:10月29日正式發布
- 瞬間誤認徠卡 Thypoch推出電影鏡頭Simera
- 庫克為蘋果AI落后找補:需要一段時間進化,不介意成為第一
- 極氪登陸澳大利亞市場:首推極氪 X,賣到了5.69萬澳元
- 好消息:微信內測查單刪好友功能!壞消息:加滿10000人才能用到
- 華為分享,比蘋果更快,分享內容更多樣
- OPPO Find X8系統體驗:互傳Phone,隨時AI一下!
- AMD銳龍7 9800X3D處理器參數曝光:104MB緩存,開放超頻
- 驍龍8至尊版的AI能力有多強?手機AI幫你消除視頻路人
- 2024驍龍峰會:不僅有驍龍8至尊版,更是拉開了AI新時代的大幕
- 準備彎道超車!三星啟動1nm工藝研發,力求2029年量產
- 智駕出事誰擔責?公安部回應:駕駛人負主責,車企夸大宣傳也跑不掉!
- 成年人全都要!真我GT7官宣搭載7200mAh電池,支持100W快充
- 小米YU7新一組內飾諜照曝光,環視投影屏清晰可見
- 2024年哪家車企毛利率最高?賽力斯毛利率高達26%,小米緊跟其后!
- GeForce RTX 5060移動版顯卡規格縮水不少:制程紅利沒吃到?
- 富士“半格”相機曝光,1英寸傳感器、光圈僅有F2.4
- 索尼“復活”云游戲,PlayStation Portal獲得重大功能更新
- 不是特斯拉,而是國產品牌?全球能耗最低電車,百公里電耗9.125kWh
- “浴皇大帝”失寵?XT6在美停產,中國月銷344輛還能續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