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剛過去沒多久,不少人對今年春節檔電影仍然記憶猶新,這其中《飛馳人生2》成了很多人的“春節最佳”,其中不僅有熱血的賽車、幽默的對白和精彩的故事,韓寒作為車手也為我們展示出了汽車行業的一些內幕。
與5年前的《飛馳人生》相比,《飛馳人生2》中支撐張馳的背后金主從此前騰格爾飾演的“大哥”,變成了落魄的“老頭樂”生產者“辛地機械工廠”,由于車廠生產的產品多為仿造品,因此不斷吃官司,導致收不到訂單,流水線開始停止運作。
電影《飛馳人生2》劇照
為了謀求出路,由賈冰飾演的廠長決定將資金交給張馳,希望通過支持張馳在國際比賽拿積分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從而實現轉型機械廠的轉型發展。這一形象事實上反映出了很多低速電動汽車廠商的實際困境,但不幸的是,現實卻并不像電影一樣熱血。
“老頭樂”背后的憂傷
電影中,辛地機械工廠旗下車型有很多熟悉的身影,例如有模仿奧迪的“奧運”、模仿保時捷的“保時敏捷”、模仿蘭博基尼的“黃博基尼”,不少人在看到電影的時候對這一現象感到離譜,但事實上“藝術來源于現實”,真實情況可能比電影中更離譜。
不久前有外媒曝光了一家中國“老頭樂”企業,該企業產品中幾乎100%的模型設計來自于幾乎所有的細分市場,其中不僅不乏各種離譜山寨巨頭,甚至其名字“梅西德斯(Mecides)”很明顯都是模仿自梅賽德斯(Mercedes)。
據了解,梅西德斯生產的“復制車”品類繁多,覆蓋了豪華車型、卡車、越野車、SUV及其他主流車型,旗下不僅有保時捷、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等豪車品牌,也有路虎等硬派越野車型,甚至連比亞迪、五菱、東風、長城汽車等國內廠商也未能幸免。當然,梅西德斯旗下所有這些車型都是“迷你款”。
“迷你款”布加迪
“迷你款”路虎
“迷你款”奔馳G
電影中,韓寒還使用了大量詼諧幽默的鏡頭語言來描繪出辛地機械廠生產的“老頭樂”在產品質量上的問題,例如跑試車道的時候車門直接松掉了,開到最后幾乎散架。而這也并不是空穴來風,“老頭樂”不僅存在違反知識產權的問題,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隱患。
《飛馳人生2》劇照
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和監管,“老頭樂”代步車的安全性能參差不齊,雖然市場上“老頭樂”品牌繁多,但其中絕大多數品牌并沒有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和認證。很多“老頭樂”廠商為了控制成本,在整車安全、機械安全、電池安全、防火阻燃等很多方面都會出現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問題,有的甚至連安全帶都沒有,更別說安全氣囊等其他的安全設施。
部分“老頭樂”的價格
還有不少流行在農村、小城鎮地區的“老頭樂”則是由一些手工小作坊用鋼管、鐵皮、電機、鉛酸電池等器材自己“手搓”制作,質量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
很多人印象中的載客三輪車,也有人叫它“三蹦子”
對于這些“老頭樂”存在的安全隱患,中國消費者協會曾做過碰撞試驗。模擬了車輛在32km/h的碰撞速度下,與前方壁障正面撞擊的情況,所試的三款代步車中,假人駕駛員都受到了顱骨、肋骨、股骨等不同部位骨折的傷害。而這一測試速度,還低于實際駕駛人通常的行駛速度。
懂車帝也曾經做過關于“老頭樂”和五菱MINI EV對撞測試,結果五菱MINI EV只是車頭受損,駕駛艙卻并未變形,而“老頭樂”卻幾乎完全失去車頭,而這還只是和五菱宏光MINI EV相比,如果是在實際行駛中,遇到強度更高的家用車、大貨車等,以這樣的車輛結構、材料,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就是車毀人亡的慘劇。
不過實際生活中,“老頭樂”最大的危險其實還是來自于駕駛員本身。既然是“老頭樂”,駕駛者當然也是以中老年人為主,不僅本身的身體機能與反應不如年輕人靈敏,遇到危險時容易“慢半拍”,而且很多駕駛者并沒有經過嚴格的駕駛訓練與考試,駕駛素質無法得到保證,也缺乏相關的道路安全意識。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關于“老頭樂”的悖論:“說它是機動車,它不用考駕照,說它是非機動車,它卻在機動車道上走”。
網友向“老頭樂”客服提問
這不僅會影響道路的通行效率,也會增加很多安全隱患。公安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2018年期間,國內老頭樂事故超過83萬起多地;央視《焦點訪談》也有相關數據披露:從2013年到2018年,6年的事件內有1.8萬人因“老頭樂”失去生命。涉及老頭樂的交通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反映出“老頭樂”在實際行駛中的問題。
對此,相關部門在2018年發布了《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開啟了對老頭樂的整治行動。此后多輪整治中,相關部門對“老頭樂”代步車的生產標準、技術參數、安全性能等方面推出了非常嚴格的規定,并要求所有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必須取得相關的資質和許可,推動了“老頭樂”行業的標準化進程,完善了相關的監管體系。
網友關于“老頭樂”的討論
后來江蘇、山東、安徽、海南、北京、天津等省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違規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告》,并設置了1-5年的過渡期,其中北京和天津的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31日,讓“老頭樂”的活動范圍變得越來越小。
而這也意味著相關廠商的日子不會太好過。據高工產研鋰電所(GGII)數據,受整頓政策影響,2018 年四輪低速電動車的產量規模開始縮減,為 123.3萬 輛左右,低速車銷量首次出現下滑,然后產量逐年銳減,到 2021 年行業產量只有 32 萬輛,在此期間,有超過 20 家注冊資本 1000 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注銷離場。
高工產研統計的相關產量及增長數據
面對這樣得“洶涌浪潮”,不少廠商嘗試轉型,但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例如曾在2016-2018年連續三年獲得低速電動車銷冠的雷丁汽車,曾經是行業內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在整治政策出臺后,雷丁也曾進行了一系列轉型措施,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去年年銷量僅為1輛,早已申請破產,令人不勝唏噓。
雷丁電動的轉型之作,最終慘淡收場
“老頭樂”的轉型機遇
事實上,對于“老頭樂”的加強監管并不是一次兩次了,甚至此前很多時候相關監管力度更大,還出現過對車輛進行集中銷毀的做法,但最終卻常常是“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問題難以根治。這主要還是在于很多消費者對“老頭樂”這種輕便小巧、靈活易用的交通工具仍有很大的需求。
不過,隨著大量A00級微型電動車的涌現,如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QQ冰淇淋、吉利熊貓mini等,這些車型迅速搶占了原本屬于“老頭樂”的市場份額,這才是很多類似辛地機械廠在近些年來難以生存的根本原因。這不僅反映了“老頭樂”真正的問題還是在于產品力不足,也說明了通過提供合規且具有競爭力的替代產品,可以有效推動市場的良性發展。
銷量非常不錯的五菱宏光MINI EV
此外,隨著電動驅動技術、智能駕駛技術、環保材料的應用等技術的發展,也為“老頭樂”代步車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一些有遠見的企業開始嘗試創新和升級,在A00級微型電動汽車領域不斷開拓,打造出更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喜好的新型“老頭樂”。
例如,有的企業采用了更輕盈的碳纖維材料,提高了車輛的強度和耐久性,同時降低了車輛的重量和能耗;有的企業則引入了智能駕駛系統,通過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等設備,實現了自動駕駛、避障、泊車等功能,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還有的企業則更注重傳統“老頭樂”在價格方面的優勢,打造出價格更親民的車型選擇。
升級車輛骨架和安全氣囊的微型電動車
相比于以前“老頭樂”大部分以鄉鎮農村中老年消費者為主,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開起了“老頭樂”,成為了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不少廠商將目光投向了這些群體。無論黑的白的灰的粉的,還是紫的綠的藍的黃的都應有盡有,豐富多彩的外形設計也是令年輕人難以抗拒,再加上琳瑯滿目的內飾物品,打開某紅書等平臺,可以看到大批年輕人正在使用“老頭樂”打造自己的“寶寶巴士”,讓我們看到了“老頭樂”轉型的新機遇。
“自定義”的車輛內飾空間
寫在最后
當然,A00級新能源車事實上也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老頭樂”,例如駕駛A00級新能源車也需要乘用車駕照,而大量農村老年人并沒有駕照,還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標準規范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
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老頭樂”也在不斷地變化和創新,從最初的山寨仿造,到后來的標準規范,再到現在的創新升級,它們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可能性。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們會看到一部《飛馳人生X》,看到開著新型“老頭樂”的張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