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尚 > 变“废”为宝!海洋垃圾制衣、“污水”冲咖啡都实现了 正文
時間:2025-08-02 08:53:10 來源:網絡整理 編輯:時尚
目前在全国各地,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应用实现“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把资源“吃干榨净” 在福建联合石化的生产车间,使用过的塑料包装膜在这里经二次加工,变成为高质量的环保薄膜。这些产品通过了国家食品级认证,突破再生膜食品级认证的壁垒。 曾被视为工业排放“负担”的二氧化碳,如今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正成为绿色发展的“资源”。在大庆榆树林油田,工作人员通过向地下油井注入二氧化碳,为难开采油田“提效”,今年已注入超7.46万吨,带动产油1.94万吨。 循环利用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工业领域,更走进了日常生活。在浙江嘉兴的一家再生材料科技企业,设计师们正忙着打版裁剪新一季时装样衣。今年夏天推出的新款T恤,每件都含有约70克源自海洋废弃渔网的再生材料。这类融入环保理念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 “三重循环”体系 “污水”转一圈就能喝 在江苏宜兴,一座形如“三叶草”的建筑群正颠覆人们对污水处理厂的认知——这里没有刺鼻气味和机器轰鸣,取而代之的是咖啡香气、试验田里的农作物和直饮“永续水”。作为全国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它通过水质循环、能量循环、营养循环的“三重循环”体系,将污水彻底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在水生态领域的一次新的探索。 “好水不问出处”——厂区咖啡厅的标语旁,一瓶瓶清澈的“永续水”静待品尝。这些能直接饮用的水,其“前身”是城市生活污水。这座概念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每日可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出水水质不仅优于太湖流域最严格的排放限值,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其中对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率超过99%。 三峡集团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厂长 周振:在这里,“污水”不仅可以直饮,还可以冲调咖啡、酿造啤酒,展示着未来污水利用的多重可能。 传统污水处理厂是能耗大户,而概念厂的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却变废为“能”。污泥、蓝藻、养殖垃圾等在此混合发酵,每日可产生5000立方米沼气,驱动发电机组每日发电1.2万千瓦时。满负荷运行时,全厂能源自给率达100%,颠覆了行业“以能耗换水质”的传统模式。 污泥经沼气发电后的沼渣并未终结使命,它们被制成营养土,供给厂区30亩果蔬田与40亩稻麦试验田。“污染物、沼气、营养土、农作物”的闭环,让营养物质重归自然循环。 如今,该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00吨,营养土还田降低化肥使用量20%,为太湖流域提供“厂—河—湖”协同治理新范式。 循环经济让资源“活”起来 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碳达峰十大行动”的核心举措,正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对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持续提升,多领域资源利用效率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健全, 在工业节水领域,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提前完成国家目标; 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突破4亿吨,废钢铁回收量达2.46亿吨。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社会形成一批典型模式。随着数字技术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回收”等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据统计,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逐年扩大,已经由2015年的约2万亿元发展到2023年的4万亿元。到2025年,该产业产值有望突破5万亿元。未来循环经济将朝着数字化、协同化、国际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与推进。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 张伟 王晓沛 浙江台 四川台) 【编辑:张子怡】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國公民衷某已獲救2025-08-02 08:52
萬千氣象看山西丨呂梁的每一面,都值得被看見2025-08-02 08:09
當代名家“雕·書·刻”藝術大展華彩開展2025-08-02 08:03
霹靂舞亞青賽上演中日對決 中國隊完勝包攬雙冠2025-08-02 07:51
崔天凱:中國不想跟任何人爭霸,也反對任何人稱霸2025-08-02 07:27
國產支線客機C909商業運營九周年 運送旅客超2400萬人次2025-08-02 07:11
滄州市獻縣第四屆燕京啤酒文化節舉辦2025-08-02 06:52
石家莊舉辦社保卡惠民服務宣傳活動2025-08-02 06:30
美國華裔青少年在上海遇見傳統與科技的雙重魅力2025-08-02 06:29
吉林通化:品讀紅色家書 厚植家國情懷2025-08-02 06:08
全球首個!中國科研團隊實現離子液體法再生纖維素纖維規模化生產2025-08-02 08:46
萬千氣象看山西丨呂梁的每一面,都值得被看見2025-08-02 08:36
上海電視節揭曉白玉蘭獎2025-08-02 08:11
游客在運城鹽湖觀景臺賞景游玩2025-08-02 07:13
浙江舟山首次成功簽發保稅燃油電子交付單2025-08-02 07:00
《新媒體傳播研究》創刊號發行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辦2025-08-02 06:56
朔州攜手三一集團,新能源商用車項目正式簽約落地2025-08-02 06:47
百姓看聯播丨說走就走,環城綠道騎行去2025-08-02 06:44
東西問|邱婷:跨越海峽的亂彈戲何以在臺灣“紅極一時”?2025-08-02 06:27
錦波生物引入戰略投資者養生堂2025-08-02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