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迟迟不入局,折叠屏手机能否成为手机厂商的救命法宝?
2019年2月24日,華為在巴塞羅那舉辦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其首款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
同年10月23日,這款手機在國內上市發售,售價高達16999元。
如果以華為Mate X作為國內折疊屏手機發展的起點,那么到現在折疊屏手機即將走過第五個年頭。
不過這五年里,你見過身邊有多少人用過折疊屏手機?
慢熱的開端
2019年,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年份。
這一年,手機廠商們開始推出5G手機,并期待5G能夠像當初4G一樣,促使消費者換機重振智能手機市場。
這一年,華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6.8%達2.406億部,但卻在年中被美國商務部列入被制裁的實體名單,遭受強烈打壓。
或許是為了準備度過寒冬抓住一切能夠帶動收入增長的業務,華為在這一年開辟了折疊屏手機的賽道。不過相較于5G賽道的熱鬧,折疊屏領域相對冷清了不少。
2019年,只有三星、華為與摩托羅拉先后發布了折疊屏手機,而其他主流手機的折疊屏手機要等到2年后,才開始陸續發布。
為什么彼時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的手機廠商都入局折疊屏手機,其他手機品牌卻幾乎都無動于衷呢?難道是不看好折疊屏手機市場的未來?自然不是。
事實上,對于其他手機品牌來說,當時不去涉足折疊屏市場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折疊屏手機成本太高。
在2019年時,小米、OPPO、vivo等品牌雖然也在沖擊高端市場,但在高端市場真正被認可的也就是三星、蘋果以及華為。
連高端市場都沒入門,小米、OPPO、vivo自然也沒什么品牌號召力去售賣價格過萬的折疊屏手機。
二是技術不夠成熟。
當折疊屏最開始推出時,許多消費者看到的第一念頭就是屏幕天天這樣折,會不會很容易就壞?事實證明大家的擔心并沒有錯。
即便強如三星,其首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也遇到給媒體送測后,多家媒體都反饋屏幕出現故障的情況。隨后,三星不得不延期發布首款折疊屏手機。
年初發布,年末發售,三星、華為的折疊屏手機在國內隆重登場。然而,售價動輒1萬多的折疊屏手機,可詬病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重量超過半斤,屏幕折疊后機身厚度超過1cm,屏幕的折痕極為明顯,屏幕折疊后還有縫隙,軟件適配不完善,續航拉胯……
折疊屏手機的不成熟顯而易見,而消費者也需要一段時間去接受折疊屏手機。
根據IDC的統計,2020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194.73萬部,基本只是相當于一款主流旗艦新機上市兩三個月后的銷量。
不過三星在折疊屏手機發展早期可謂是天胡開局,華為因被制裁海外市場大受打擊,因此三星在海外市場幾乎沒有對手。
并且三星推出了橫向大折疊與縱向小折疊的雙折疊組合,讓消費者面臨折疊屏手機時有了更多選擇。
在2020年,三星占據了71.59%的折疊屏手機份額,位居全球第一,而華為則僅占據10%左右的市場份額。
2021年3月30日,小米發布其首款折疊屏手機MIX Fold,小米也成為繼華為之后第二個正式入局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國產手機品牌。
實際上,早在2019年1月23日,時任小米總裁的林斌就曾在社交媒體展示小米正在研發的雙折疊屏手機,這證明小米對折疊屏手機早已有所布局。
那為什么2年后才發布折疊屏手機?因為折疊屏技術真的有點難,這點在小米初代折疊屏手機MIX Fold上市后也有所體現。
然而小米在折疊屏市場的首戰就遭遇滑鐵盧,MIX Fold外屏比例宛若遙控器,系統適配一團糟,拍照能力千元機水準,機身厚重,屏幕折痕明顯……
有備而來的小米,似乎最后只做了一個半成品折疊屏手機出來,小米MIX Fold也成了有史以來小米售價最高同時差評率也最高的手機。
而在2021年,隨著三星與華為不斷迭代折疊屏手機,整個市場實現了快速增長。IDC統計全球折疊屏手機2021年出貨量超過了710萬臺,相較于去年的190萬臺增幅明顯。
雖然折疊屏手機的銷量相較于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還微不足道,但已然成為一個有潛力的賽道。而慢熱的折疊屏手機行業經過2年的發展,在2021年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期間,迎來了OPPO、榮耀、vivo等新玩家,除了雷打不動的蘋果。
蘋果什么時候會入局?
作為手機行業最有供應鏈話語權的廠商,蘋果為什么遲遲不做折疊屏手機呢?
如果要列舉蘋果不做折疊屏手機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不過歸根結底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時機未到。
蘋果不同于其他手機廠商,其手機產品線更加統一與有序,這也更容易讓我們從iPhone產品迭代的角度出發,去看iPhone的發展以及預測折疊屏iPhone何時會來。
如果回顧iPhone在外觀上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截至目前iPhone只有兩次重大改變。
第一次是2007年發布的初代iPhone,采用電容觸控屏,讓人們屏幕觸控交互的方式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干掉了傳統手機上的物理鍵盤。
第二次是2017年發布的iPhone X,目的是干掉手機屏幕上下邊框所有多余的部分,打造完整無缺的屏幕。
但是在iPhone X上,蘋果只成功了一半。因為iPhone雖然可以輕而易舉干掉實體Touch ID,但代價就是不得不用上Face ID,而無論是屏下3D結構光還是屏下攝像頭技術都還不成熟,因此iPhone X只能夠頂著一個碩大的劉海。
從iPhone X到如今的iPhone 15,經過這些年的迭代,iPhone的劉海面積越來越小,如今已經縮減成靈動島。
說實話,就算以后iPhone用上現在安卓手機普遍用的居中單挖孔屏,大家也不要意外。因為這也屬于iPhone從劉海屏走向真全面屏計劃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也可以大膽預測,當屏下Face ID與屏下攝像頭在保證使用體驗的前提下可以大規模量產時,當iPhone用上完全無缺口的屏幕時,折疊屏iPhone應該也就來了。
那么這個時間會是哪一年呢?
根據顯示器調研機構DSCC的消息,蘋果計劃在2025年的iPhone 17 Pro機型上采用屏下Face ID技術,屏幕將僅為前置鏡頭保留一個挖孔。
而到了2027年,真正的屏下Face ID+屏下攝像頭技術的iPhone才會出現,徹底填平屏幕上的缺口。
很有意思的是,根據TrendForce關于折疊屏手機市場的調研報告,他們認為蘋果在評估折疊屏手機的組件規格與性能,對于折疊屏手機的折痕與可靠性有嚴格要求,在2027年之前蘋果不太可能發布折疊屏手機。
沒錯,又是2027這個關鍵的時間點。或許蘋果的折疊屏手機在2027年真和大家見面也說不一定。
從2007年的初代iPhone,到2017年的iPhone X,再到2027年的iPhone Fold,三款產品開辟三個時代,一切似乎都剛剛好。
折疊屏手機真能成為手機廠商們的救命法寶嗎?
從最初解決屏幕長時間折疊帶來的質量問題,到滿足消費者對于重量厚度比肩普通直板機、屏幕折痕要幾乎不可見的要求,一路走來折疊屏手機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
不過目前折疊屏手機依然是在做取舍,比如想要與直板手機一樣的輕薄,那就沒辦法擁有頂尖的影像。更重要的是,在價格方面折疊屏手機距離主力消費價位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最初動輒上萬元的橫向大折疊屏手機,已經有主流手機廠商將其做到了6999元起售,但對于絕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這依然是令人望而卻步的價格。
而一些縱向小折疊屏手機雖然更具成本優勢,甚至起售價做到了驚人的2999元,但是其在包括處理器、屏幕、影像以及充電在內的核心配置都大打折扣,體驗上又舍棄了太多。
如果僅僅憑著比直板機多了一次折疊,能夠有更大的屏幕,但是價格貴了一倍,體驗卻有得有失,那么我認為折疊屏手機可能永遠無法成為主流,只能是一小部分人的玩物。
不過我們回看智能手機最初的發展,2007年首款iPhone發布,2008年首款Android手機發布。
隨后幾年時間里,iOS與Android共同推進了手機行業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時代的轉變,智能手機出貨量獲得爆發式增長。
功能機與智能機的核心區別,不外乎后者在操作系統上更加領先,而操作系統改變了手機的交互方式,交互方式又改變了手機的形態,于是手機上的實體鍵盤沒有了,屏幕越來越大。
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發展那么多年后,生成式AI成為最有可能推動手機系統革新的技術,許多行業分析機構都將2024年稱為AI手機元年。
那么未來,如果AI加持下的操作系統發展成熟,更容易與折疊屏手機的形態做結合,讓折疊屏手機體驗領先于直板手機,那么絕對能夠快速推動直板手機朝著折疊屏手機轉變發展。
此外,蘋果入局折疊屏手機,對于整個市場也會是重大利好。
暫且不說期待蘋果能夠帶來怎樣的交互創新,至少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折疊屏手機行業的相關產業鏈會得到完善與升級,隨著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折疊屏手機的成本也會越來越低,更能夠推動折疊屏手機成為主流。
雖然2024年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預計達到1780萬臺,只占到智能手機市場約1.5%的份額。但我還是樂觀地相信,等到2027年以后,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蘋果的入局,折疊手機會迎來爆發式地增長,重振整個智能手機市場。
不過,雖然長期保持樂觀,但短期我們還是要保持悲觀。畢竟到了今年,小米與榮耀才打算發布自己首款小折疊屏手機,而他們還在爭論小折疊的外屏應該如何設計如何定義。
最后,讓我們回到開頭的話題,折疊屏手機發布了五年,你見過身邊有多少人用過折疊屏手機?
- ·海南嚴管墾區個人建房 禁止以任何形式向私人賣地
- ·比想象便宜,華為鴻蒙電腦價格公布
- ·6.31英寸屏幕+6500mAh電池,vivo S30 Pro mini小屏手機頗有看頭
- ·綠聯新款NAS DH4300 PLUS亮相,四盤位,千元價位,性價比拉滿
- ·東西問|柳華文: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
- ·傳華為Pura 80 Ultra相機很暴力:或將全球首發1/1.3寸底潛望鏡
- ·硬剛小米SU7?智己L6的短板在哪里?
- ·學習新勢力,競爭埃爾法?別克世家內飾諜照曝光
- ·中新健康丨5歲女童游泳泡溫泉后昏迷,“食腦蟲”很危險
- ·不是原廠配件買不起,而是比原廠還好用的綠巨能更有新意
- ·問界M9平替?吉利銀河M9實車曝光,門把手不是隱藏的
- ·聯想ThinkVision 27 3D,裸眼3D的顯示器,你見過嗎?
- ·巴基斯坦西北部一政府車輛遇襲致5死
- ·極氪001兄弟車型,領克Z10插混版曝光,預計搭載1.5T混動系統
- ·藍牙信號覆蓋整個體育場!華為FreeArc耳機首發搭載“靈犀天線”
- ·別沸騰也別黑!理性分析鴻蒙電腦優缺點,推不推薦購買?
- ·英特爾COMPUTEX 2025發布銳炫B系列GPU:為AI創作而生
- ·什么?電動道奇?100度電池包,3.3秒加速!
- ·29.8萬起,維持原價!蔚來ET5/ET5T,還能堅持高價路線嗎?
- ·NVIDIA發布緊急固件:解決GeForce RTX 5060系列顯卡黑屏問題
- ·索尼Vlog相機用戶必換? 新手柄GP
- ·小米有了自研芯片會拋棄高通嗎?雷軍:高通始終是重要合作伙伴
- ·十銓為COMPUTEX 2025帶來強悍存儲產品,SSD讀寫速度雙雙突破14000MB/s
- ·百公里能耗14.5kWh,全系標配85度電池包!樂道L90更多信息公布
- ·超越蘋果重返第一,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暴增44%,華為排名第三
- ·小米玄戒O1有多厲害?請看三星Exynos 2500跑分
- ·寧夏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的“搶鮮”密碼
- ·華為排名第三,小米未上榜,2025年Q1國內筆記本線上市場份額公布
- ·iQOO Neo10 Pro+預熱稱“全面超配”,放話要挑戰3.5K檔
- ·iQOO Neo10 Pro+預熱稱“全面超配”,放話要挑戰3.5K檔
- ·伊朗文物亮相南京 訴說千年絲路文明交融
- ·不是原廠配件買不起,而是比原廠還好用的綠巨能更有新意
- ·尼康和索尼發力視頻機 Z6 III與A7M4的CMOS轉戰視頻領域PK
- ·極越有救?極越商城限時重啟,車主積分有救了
- ·境外人士看好“中國苗鄉”振興路:“外”引活水,“綠”蘊動能
- ·蘋果內測AI聊天機器人,稱其水平ChatGPT不相上下,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