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佩戴耳机,只在你耳边低语,这就是最新的“私人聆听”技术
當科幻照進現實是什么感覺?3月17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團隊開發了一種音頻技術,可以將聲音遠程發送給特定的人。簡單來說,哪怕在車廂這樣的封閉環境,你不再需要戴耳機,依舊可以獨享音樂、播客或私人通話。
根據該團隊介紹:“站在特定位置的人可以聽到聲音,站在附近的人則聽不到。這在人與人之間創造了一個‘無形’的隱私屏障,以便進行私人聆聽或電話交流。”
該研究團隊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學院聲學教授Yun Jing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他們通過創建局部聲區(稱為可聽區)來精確縮小聲音的感知范圍。
關于那個“特定位置”,團隊負責人Yun Jing介紹:“我們使用了兩個超聲換能器與聲學超表面配對,它們發射了在某個點相交的自彎曲光束,只有站在那個交點的人才能聽到聲音。”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兩種光束自身都不產生可聽見的聲音,正是光束的交集產生了局部非線性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了可聽見的聲音。另外,這種光束是可以繞過障礙物的,例如人頭、座椅等,最終到達指定的交叉點。
該團隊另一位成員,也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聲學博士后Jiaxin Zhong(圖左)介紹:“通過這個技術,我們基本創建了一個虛擬耳機。”
現階段,研究人員可以在距離預定目標約一米的地方遠程傳輸聲音,受試者聽到的音量約為60分貝,相當于日常說話的音量。當然,可以增加音量,但「隱私區域」就會隨之擴大。
對于該技術的實際應用,該團隊還沒有透露具體計劃,但他們表示,團隊希望該系統最終可以在教室、汽車內部或虛擬/增強現實等環境中得到應用。
根據目前已知的信息,這項研究看起來十分實際,我們無需摘掉耳機就能對話,同時又不影響通話或音樂。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對于聽音樂這種特定場景來說,音質能否保證,如果可以,你會考慮在車里安裝一套私人音響嗎?
- ·“中華衣經·明韻新生”服飾表演在京亮相 賦能文化遺產傳承
- ·西藏日喀則協助45名因山洪滯留的印度香客安全出境
- ·新國標發布 企業物資采購將建立統一編碼規則
- ·馬里前經濟財政部長被判處十年監禁
- ·印尼客輪沉沒事故:一場本可避免的災難?
- ·西藏日喀則協助45名因山洪滯留的印度香客安全出境
- ·某博主直播宣稱“報我名字可進清北班” 成都警方:行政拘留
-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19人死亡
- ·話劇《四世同堂》重臨香港 再述浩繁“平民史詩”
- ·“蝠桃瓶”文創產品引發“不尊重歷史”爭議?上海博物館回應
- ·公職人員被境外間諜布局圍獵 國安部公布案例詳情
- ·希臘將暫停處理來自北非的移民庇護申請
- ·香港交易所推出綜合基金平臺訂單傳遞服務
- ·時政微紀錄丨表里山河寫華章——習近平總書記赴山西考察紀實
- ·成都警方通報疑似拐賣兒童糾紛:華陽“人販子”實為誤認親
- ·成都警方通報疑似拐賣兒童糾紛:華陽“人販子”實為誤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