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微软要求中国员工只能使用iPhone,网友评价褒贬不一
知識38244人已圍觀
簡介近日,來自彭博社的消息,微軟公司要求中國員工,從9月份開始便只能使用iPhone來工作。而之所以這么要求,是微軟執行全球安全未來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確保所有員工都能使用微軟Authenticator密碼 ...
近日,來自彭博社的消息,微軟公司要求中國員工,從9月份開始便只能使用iPhone來工作。而之所以這么要求,是微軟執行全球安全未來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確保所有員工都能使用微軟Authenticator密碼管理器和Identity Pass身份驗證應用。
而原本使用安卓手機的員工,將獲得一臺iPhone 15,微軟將在包括香港特區在內的中國各地設立領取點發放。
對于該消息,也是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的網友認為,“出錢給員工配手機,那就沒毛病”,也有些網友認為,“這是對于安卓手機的歧視”,不過也有一些網友在耍小機靈“禁止用安卓?懂了,用鴻蒙!”
不過微軟之所以有此要求,可能主要是由于國內的安卓手機沒辦法使用谷歌Play商店等谷歌服務,在使用微軟Authenticator密碼管理器時比較麻煩,使用統一的iOS平臺可以更方便的進行驗證。
但是目前為止,微軟官方并未對此消息進行回復。但是個人覺得,微軟要求員工使用iPhone的事情完全沒必要上綱上線,一方面微軟公司對安卓用戶提供了iPhone 15手機,更換手機并不會存在換機成本。
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對于當下任何一家公司都十分重要,而對于微軟公司來說,在面對著國內安卓手機無法使用谷歌Play等谷歌服務,以及安卓手機平臺的多樣性情況下,選用一個統一的平臺便于去管理也無可厚非。
Tags:
相關文章
甘肅敦煌李廣“杏”福密碼
知識中新網蘭州7月4日電 (張琪)盛夏的敦煌,陽光為戈壁綠洲鍍上金輝,也孕育了因李廣將軍傳說而得名的李廣杏。時下正值李廣杏集中上市期,當地1.5萬畝杏林如金色地毯鋪展在戈壁邊緣,構成敦煌特色農業的核心支柱。
圖為敦煌“水果之王”李廣杏。(資料圖)敦煌市委宣傳部供圖
從小小杏子到地標名片
7月初,走進敦煌市月牙泉鎮鳴山村村民李興蘭的杏園,樹頂的杏子金黃飽滿,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種表皮油亮無絨毛、甜度爆表且爆汁的“黃金果”,被譽為敦煌的“水果之王”,也是敦煌地域獨有的名優水果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李興蘭正忙碌地采摘著成熟的李廣杏,準備寄往北京參加一場“甘味出隴”推介活動。她希望讓更多人品嘗到敦煌李廣杏的美味,進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譽度。
2020年,敦煌市李廣杏入選“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獨一份名錄。如今,李廣杏不僅是敦煌旅游的“甜蜜符號”,更以獨特風味火遍線上線下。
從百年杏樹到千萬產值
清晨,在敦煌月牙泉鎮合水村杏園,果農楊新敏站在自制的“摘杏神器”上,手指翻飛間,“黃金果”輕巧落入鋪著軟墊的果籃。“我有5個杏園,約10畝共360棵杏樹,其中16棵百年老杏樹是爺爺輩栽的,堪稱敦煌李廣杏的‘活歷史’。”楊新敏說。
杏子收入占楊新敏家庭約一半的收入。2019年起,李廣杏銷售收入逐年遞增,從6萬元漲到2024年的12萬元,楊新敏家的日子越過越甜。
作為敦煌市的特色林果,李廣杏產業已成為月牙泉鎮農戶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月牙泉鎮通過規范李廣杏產銷流程,助力農戶產銷豐收,實現一產增加值同比增長10%。目前,該鎮李廣杏掛果3300畝,年產李廣杏1300余噸,年產值6600多萬元。
據統計,2024年敦煌市通過寄遞渠道銷售李廣杏逾29萬箱1097噸,帶動農民收入逾4389萬元。
圖為豐收的李廣杏。(資料圖)敦煌市委宣傳部供圖
從“短腿水果”到全國速達
月牙泉鎮合水村種植戶李生,每天天不亮便起床按照訂單量摘杏子。“曾經,鮮杏因不耐儲藏而被認為是‘短腿(走不遠)水果’。”60余歲的李生回憶起種植杏子的經歷滔滔不絕,“40多年前,家里只有十幾棵杏樹,每年杏子成熟時只能等著果販上門來收,一斤賣一角錢。”
“如今,隨著快遞發運,篩果精細和品質優的李廣杏贏得了好口碑,我們家100多棵杏樹,大部分都能賣給回頭客,根本不愁銷路。”李生說。
針對李廣杏僅有約十天時間的賞味黃金期,各大快遞企業從設計包裝、航空專線、倉儲冷鏈等方面做足功課,助力敦煌李廣杏“香飄全國”。如:順豐投入246名攬收員設84個站點,攬收的李廣杏每天可分三個時段從機場發運,全國96%的城市實現兩日達;郵政駐點杏園現場打包,高峰期抽調跨區域專班保障運輸,重點城市48小時可達……曾經“走不出酒泉”的鮮果,如今通過發達的快遞物流,完成從“短腿水果”到“云端鮮果”的華麗蛻變。(完)
【編輯:黃鈺涵】 ...【知識】
閱讀更多“文化+美食+賽事”燃動暑期消費“熱”力 撬動文旅經濟新支點
知識央視網消息:擁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咸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咸陽的渭城區,有一片由28條街巷縱橫交織形成的咸陽老街。這里不僅有明代所建的文廟、鳳凰臺等古建筑,也有受年輕人歡迎的流行元素,以及地道的咸陽美食。每當夜幕降臨,咸陽老街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段。
咸陽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秦王朝選作國都,也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古都之一。來到咸陽,處處都有歷史的痕跡。
“渭城朝雨浥輕塵” 咸陽老街感受古今對話
咸陽老街始建于明洪武四年,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老街的南端就是渭河河畔著名的咸陽古渡,咸陽古渡早在秦漢時期就是通向西北的繁榮渡口。
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所描繪的就是在渭河河畔送別友人的場景。一邊是厚重的歷史,一邊是繁華的現在,老街的北端,就是咸陽市如今最繁華的中心城區。整條老街就像是一條時光隧道,連接起咸陽的歷史與今天。
在《入咸陽 夢大秦》巡游表演中,演員們裝扮成秦國士兵,列隊表演舞旗入陣,擊缶迎賓的場景。此外,還有極具秦文化風格的舞蹈和民俗表演,吸引市民、游客駐足觀看。
鍋盔牙子 荔枝烤肉 一碗好面話咸陽
而老街路兩旁的餐館商鋪也是人氣正盛。最近正值高溫天氣,夜晚到來酷暑減緩,河畔邊涼風習習,許多食客都選擇坐在戶外用餐。
這種小吃叫作鍋盔牙子,是咸陽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關中地區的人們把烙餅叫作鍋盔,將烙餅制成月牙形,再夾上臘汁肉,就是咸陽特有的鍋盔牙子。它和陜西著名的“肉夾饃”類似,但是更加小巧精致,吃起來更加酥脆。
說到面食,繞不過陜西著名的 面。這種面的特點是寬厚筋道,下鍋煮熟以后撈出,要撒上蔥姜蒜和辣椒面,再潑上一勺熱油。
當地有個順口溜教大家記住“ ”這個字的寫法,“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揳個釘釘掛麻糖,推著車車逛咸陽”。
除了各色傳統美食,近年來,咸陽也在不斷嘗試創新,把文化與美食更進一步融合。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這道荔枝烤肉也正是從此得到靈感,用多汁香甜的荔枝搭配烤肉,能夠中和烤肉的油膩感,一經推出也是受到了食客們的廣泛歡迎。
多個夜間文旅場景上新 夏日咸陽歡迎您
據了解,2025年暑期以來,咸陽文旅持續火爆。以咸陽老街為例,在美食、美景的雙重加持之下,上周接待的游客量就超過了40萬人次。
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各種演藝活動也在熱火朝天地開展中。比如主打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風格的老糖酒文化街區,每天上演風格明顯的年代秀和歌舞表演,在渭河和咸陽湖的水面上還可乘船游覽觀賞水幕光影秀。
夜游咸陽仿佛進行一場跨越千年的時空對話,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將咸陽這座千年古都的悠久歷史生動地呈現在游客面前。
江蘇南京:“蘇超”點燃文旅熱 暑期經濟再升溫
眼下,“蘇超”不僅吸引了球迷的目光,更是和暑期消費旺季碰撞出火花,成為撬動文旅經濟的新支點。
7月4日上午,南京博物院門前人頭攢動,操著各地口音的游客排起長龍。為迎接“蘇超”賽事,南京博物院特別推出球迷福利,7月4日至6日期間,非南京戶籍的球迷只需出示身份證和7月5日南京對陣蘇州的比賽門票,即可免預約快速入館。陳先生和孩子來自蘇州,對于這次南京“蘇超”之行,他稱贊這種“體育+文化”的貼心組合,直接解決了暑期高峰搶票的煩惱。
南京博物院同步開展了非遺體驗活動,如“有“球”必應”繩結制作體驗、“蘇超”系列面塑制作體驗等。
南京博物院副院長馬根偉表示,他們想通過這樣的福利活動,讓更多球迷走進一票難求的南京博物院,包括賞非遺、看文創,讓更多球迷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蘇地域文明的獨特魅力。
針對7月5日“蘇超”賽事,南京不少景區景點與住宿餐飲的多重優惠則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其中,浦口區的一個游樂場就為客場球迷準備了專屬福利,7月4日至6日期間,蘇州市民憑本人身份證,就能免費暢玩項目。比賽當天,園內還會實時轉播“蘇超”南京對陣蘇州的比賽。
【編輯:曹子健】 ...【知識】
閱讀更多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自貿港開啟研習活動
知識中新網海口7月6日電 (張茜翼 黃方舟)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活動6日在海口啟動。來自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15名華裔大學生來到海南自貿港,開啟為期16天的研習交流之旅。
此次活動主題為“文化尋根自貿港青春研習綻芳華”,以“工作體驗+文化探索”的形式,通過省情考察、企業實習、文化體驗等形式,幫助海外華裔青年深入了解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領略海南風土人情和地方文化。
7月6日,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活動在海口啟動。圖為海外華裔大學生在啟動儀式上發言。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盡管在海外長大,但中華文化的根始終在我心中。”澳大利亞麥格理大學華裔大學生周一涵稱,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研習,更是一次與祖籍國緊密相連的珍貴旅程。她期待通過走進海南的企業、園區,深入了解自貿港的政策法規與經濟模式,同時感受海南的歷史底蘊與人文魅力。
“我愿成為海南自貿港的‘代言人’,把在這里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分享給身邊的人,讓更多海外的朋友了解中國、了解海南。”周一涵說。
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楊棲桐對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充滿期待。她告訴中新網記者,若有機會找到合適的崗位,她愿意留在海南工作。她提到自己特別對黎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的興趣,并期待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更深入了解海南的多元文化。
海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尹麗波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當前的海南正在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充滿無限活力與機遇,歡迎海外華裔青年來到海南自貿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也希望他們沉浸式體驗海南的風土人情,探尋中華文化在海南的傳承與發展,當好中華文化傳承的使者和中外友好交流的橋梁。
實習單位代表、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紅表示,公司為實習的海外華裔大學生匹配了專業對口崗位,制定系統的實習計劃,并安排導師進行一對一指導。此外,公司還計劃組織實習生到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等地實地參觀,讓大家切身感受海南自貿港建設之勢。
7月6日,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活動在海口啟動。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海南省政府僑務辦公室為海外華裔大學生精心組織了豐富的活動。當天下午,海外華裔大學生走進海南大學,參加黎錦傳統圖案刻紙主題交流活動;隨后,在實習之外還將實地探訪海南省華僑商業學校、“海南僑鄉第一宅”蔡家宅、萬寧正大咖啡產業園、五指山熱帶雨林國家森林公園、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等各地。(完)
【編輯:曹子健】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港媒代表探訪青海海南光伏產業園 見證戈壁灘上創造綠色奇跡
- 習近平致信祝賀全國青聯十四屆全委會全國學聯二十八大召開
- 全球首臺單機容量最大沖擊式轉輪研制成功
- 從一顆榴蓮的“數字進化論” 看50載中泰貿易開啟智慧新篇章
- 上半年湖南口岸78萬余人次出入境 外國人數量創新高
-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文明的燭火》開啟新疆巡演
- 工信部:前5個月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2%
- 風雨兼程 初心如磐,祝中國共產黨104歲生日快樂
- 抗日英雄譜丨吉鴻昌:國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頭
- 中國(西部)冷涼蔬菜之鄉迎來采收季 新鮮蔬菜走俏全國市場
- 湖南會同:鄉野夕照 田園鎏金
- 長沙多方聯動整治房地產領域自媒體亂象
-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實施八項政策舉措
- 金價波動之下,黃金消費市場有這些新趨勢
- 九部門發文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 郴州蘇仙區:服務升級促企業發展
- 藍山:集中評查把牢基層案件質量“生命線”
- 選購防曬衣帽,看清紫外線防護系數
-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大學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
- 盤繼彪等十九人非法集資案一審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