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撞脸小米15 Ultra!真我Ultra级新机官宣,或有堪比单反的变焦体验
探索336人已圍觀
簡介手機攝像頭還能怎么卷?卷長焦、卷傳感器?真我或將帶來不一樣的手機影像體驗。今天,真我手機官宣,將會在3月份即將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5)上,帶來一個Ultra級的黑科技,宣稱“顛覆想象,這 ...
手機攝像頭還能怎么卷?卷長焦、卷傳感器?真我或將帶來不一樣的手機影像體驗。
今天,真我手機官宣,將會在3月份即將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5)上,帶來一個Ultra級的黑科技,宣稱“顛覆想象,這一次真有黑科技”。
預熱海報中,顯示的是realme新機配備了一個巨大的圓形后攝模組,而最明顯的是,僅有1顆裸露在外的CMOS圖像傳感器居中擺放,與我們常規的手機相比很是不同。不免令人懷疑,難不成realme新機是要外掛鏡頭?
如此搭配,就可以實現在1個1英寸大底的傳感器基礎上,配合不同的鏡頭就可以實現超廣角、廣角、長焦等拍攝效果。不過根據海外的預熱消息以及拍攝的樣張,變焦是其核心賣點,預告暗示其變焦覆蓋10倍-120倍區間,或將體驗到媲美單反的變焦拍攝體驗。
而這種手機外接鏡頭的設計,早在2022年小米12S Ultra概念機出現過,也是將1英寸的大底傳感器設計在手機后攝圓形模組的中間。從可用性角度出發,realme這個新機大概率也是一次概念性產品,并不會真的推出上市。
另外有意思的是,這一次realme新機后蓋也采用了與小米15 Ultra同色的黑銀拼色設計,有著不謀而合的默契。
Tags:
下一篇:港澳學者杰青考察吉林謀多領域合作
相關文章
老撾華裔新生代在普洱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探索中新網普洱7月1日電(黃興鴻)7月1日,參加第二屆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活動的44名師生,前往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中學,沉浸式體驗剪紙、中國書法等,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話友誼。
參加“游學普洱”活動的師生分別來自老撾豐沙里省寮中華文學校及南塔省寮龔華文學校。兩所學校學生逾2000人,其中華裔約占30%。
7月1日,老撾華裔新生代展示他們的剪紙。黃興鴻 攝
在普洱市民族中學,該校的師生帶領老撾華裔新生代參觀校園,教他們包粽子、剪紙、寫中國書法,三校師生還分別進行精彩的歌舞及朗誦表演,手拉手共跳團結舞,共話友誼。
寮中華文學校的帶隊老師龔穩書介紹,豐沙里省華人較多,且大部分人的祖上生活在云南。在豐沙里省,華人同樣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此次游學普洱,讓老撾華裔新生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地了解,大家都表示要把剪紙帶回家珍藏。
7月1日,老撾華裔新生代觀摩普洱市民族中學老師寫的書法作品。黃興鴻 攝
來自寮中華文學校的章康稱,她特別喜歡中國書法,在學校會認真學習,回家還會請家人輔導?!敖裉斓幕顒邮芤娣藴\,讓我知道中國書法博大精深,行書、草書、楷書等各有特點,但都漂亮?!彼f。
普洱市民族中學高一學生馬旭通過當日活動,認識了來自寮龔華文學校的安麗娜等同齡人,并耐心地教他們包粽子、剪紙等?!坝袡C會我也想到老撾旅游,感受不同的人文風情?!瘪R旭如是說。
7月1日,馬旭(左)與安麗娜(右)展示兩人的剪紙。黃興鴻 攝
當日,老撾華裔新生代還到普洱市博物館、普洱城市規劃與科技館參訪。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普洱市“一市連三國”,與老撾、越南、緬甸山水相連。本屆“游學普洱”活動由普洱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6月30日啟動,持續至7月5日,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老交流合作。(完)
【編輯:付子豪】 ...【探索】
閱讀更多從實驗室到地鐵站 前沿科技成果競相涌現
探索活力中國調研行丨從實驗室到地鐵站 前沿科技成果競相涌現
核聚變、量子信息、深空探測,在國內,這些前沿關鍵詞聚集在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安徽。
“十四五”期間,安徽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重大原創科技成果競相涌現。今天讓我們一起跟著記者的腳步,走進安徽合肥,看看那里的最新建設情況。
重大原創科技成果
競相涌現
在安徽合肥聚變堆的園區,每座建筑都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里面分別在研發安裝“人造太陽”的不同關鍵部件。記者所在的實驗室里,最明顯的一座半圓形的裝置,看起來非常像一個“橘子瓣”,它的學名叫作:聚變堆主機八分之一真空室及總裝平臺。目前,這里正在進行偏濾器部件和遙操作系統的集成測試,將進一步驗證這個總裝平臺的綜合能力。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團委書記 葉華龍:我們的園區是2022年3月份投入使用,19個子系統建設的進程,節奏是全面加快了,預計到年底就會基本建成。
所謂人造太陽,是模仿太陽的原理,讓氫原子在超高溫高壓下碰撞融合,釋放出巨大能量。每一升海水里面提取的氫的同位素氘,經過聚變反應,就能釋放出相當于300升汽油的能量,而且生成物是氦氣和水,沒有任何廢物和放射性元素,是未來的理想能源。
要建設“人造太陽”,就要有極其特殊的技術和裝備。這個園區建成后,將是國際聚變領域參數最高、功能最完備的綜合性研究及測試平臺。這里測試成功的裝備,將用于園區旁邊正在同步進行總裝工作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按照最新的時間表,BEST預計在2027年底建成,并將首次在世界上演示聚變能發電。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團委書記 葉華龍:一旦核聚變在2040年到2050年之間能夠大規模實現并網發電、能夠實現真正的聚變商用,將是一次大規模的能源革命。
不僅僅是核聚變項目,合肥的眾多大科學裝置,建設速度都在加快。
合肥未來大科學城項目負責人李盼表示,目前已經有三個裝置建成,還有三個在建。合肥先進光源,計劃2026年年底建成;雷電防護設施,部分已經建成,在試驗階段;后期再爭取納入到“十五五”發展規劃里面的幾個大科學裝置,包括像超級陶粲、行星環境模擬設施以及強光磁等。2027年、2028年,再有一批大科學裝置建成,未來大科學城就初見成效了,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創體系的閉環鏈條。
大科學裝置
賦能產業鏈發展
在安徽采訪期間,記者發現,大科學裝置、量子等前沿技術可以說是科技創新的“富礦”,每個項目從科學研究到商業應用,都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富礦”里還能衍生出哪些閃閃發光的機會呢?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這里是一家做太赫茲檢測的初創企業,太赫茲檢測這項技術就源自核聚變的大科學裝置,這項技術有什么好處?把不同堅果放到這個檢測傳送帶上,太赫茲光源就能對它進行穿透掃描成像,在旁邊的屏幕上,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堅果是否飽滿,是否有空殼。
安徽中科太赫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宏北:傳統的色選機都是通過外觀、顏色來判斷,真正穿透果殼對內部果仁進行直接成像和檢測的,現在只有太赫茲平臺是可以做到的。在生物、醫療、工業檢測、食品檢測,包括未來的6G通訊都可以用到太赫茲的技術。
太赫茲只是聚變衍生出的檢測技術之一。那么,聚變還能帶來哪些新技術呢?記者又回到了聚變技術的集散地——聚變堆園區。
眼下,可控核聚變項目建設加快,新技術越來越成熟,直接拉動了產業鏈發展。從上游的材料、關鍵零部件,到中游的加熱、磁體等系統,以及下游的整個聚變反應堆,上中下游互相促進,帶動整個行業蓬勃發展。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聚變中心負責人 孔德峰:我們自己做過一個初步的估算,可控核聚變如果投入100個億,可以帶來1000個億整個產業鏈的升級迭代的開發。因為它涉及的產業鏈和技術鏈非常長、非常復雜,不光是高技術含量,而且是高凈值的產業。這也是我們覺得可控核聚變,對于國家的產業體系是會起到非常重大的促進作用的原因。
持續破解
科技成果轉化難題
不僅是大科學裝置,眾多前沿技術都帶動了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的出現。
然而,這些新產品新技術要想從“書架”擺上“貨架”,真正走出實驗室,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里是安徽合肥地鐵的桃花潭站,您能想到嗎?在傳統的軌道交通領域,也和前沿科技量子技術碰撞出了火花。在地鐵站下的設備區,有這樣一個機柜,里面黃色的線是連接地鐵隧道內常規的通信光纖,因為加入了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它就變成了地鐵軌道安全的“聽診器”。
合肥軌道交通集團科教中心科創處處長 戴融:現在通過它基本上無死角24小時都能看到了,巡檢效率肯定是有大幅度的提升的,提升到50%左右。
別看新技術已經在傳統軌道交通上進行了測試,但是在合作之初,卻是各有各的難處。一個是有新技術但是找不到門路,一個是有門路但是對新技術心存擔憂。怎么才能讓雙方成功握手?
記者在這里發現了兩份清單手冊,一份是場景能力清單,一份是場景機會清單。今年以來,場景機會清單已經超過了240項,來響應的科技創新企業超過了700家。
場景機會,指的是鏈主企業、國有企業開放的真實場景需求。
而場景能力則指的是擁有新技術新產品的中小型科創企業。
安徽省合肥市發展改革委場景創新推進處副處長 高崢嶸:科創企業只關注兩點,一個是資金融資,第二個就是場景。在資金不缺的情況之下,他們首選是場景,有了場景就有了資金,所以核心還是場景。只要這個大企業用到你這個東西,對小企業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應用案例。
在合肥,政府部門專門設立場景創新推進處,去年還組建工作專班,就是要解決“場景不足”這個制約成果轉化的問題。然而對于機會的提供方,怎么才能打消他們的顧慮呢?
為了加快供需雙方的對接,政府部門還牽頭成立了國內首個場景公司,為量子、低空經濟、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成果“量身”打造場景創新應用路徑。
截至目前,合肥累計發布場景機會約1000項,場景能力約1500項,推動落地合作項目超1200個,金額約7億元。今年5月,合肥還聯合北京經開、上海閔行、杭州、武漢、蘇州等19個城市城區成立場景創新城市聯盟,打破行政壁壘,促進城市間場景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場景創新正在成為科技成果加快落地的“催化劑”。
資金+展會雙輪驅動
加速推進成果轉化
創新場景,可以說是解決中小科創企業走向市場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促進成果轉化,安徽還有哪些做法呢?
安徽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處副處長 劉沛沛:成果轉化是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的主要推進,今年我們構建了一個“政產學研金服用”的服務體系,構建政府推動、產業主導,人才支撐、科技引領、金融賦能、服務提升、應用牽引的緊密的聯動機制。
在資金方面,安徽專門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截至2025年6月末,已經累計設立18只子基金,投資項目137個,投資金額近24億元,部分投資項目已經成功上市。
不僅如此,安徽還通過舉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加快促進科技成果從“書架”到“貨架”的轉變,像今年,參展企業就超過1800家,落地項目超過400個,涉及資金260多億元。
安徽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處副處長劉沛沛表示,全省現在有省級以上的219家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現在是有上萬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等幾個領域。
監制丨王琰 岳群
制片人丨朱繼華 趙曙光
記者丨王楠 吳俊 安徽臺
攝像丨邵晨 潘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胡寒笑】 ...【探索】
閱讀更多大阪世博會中國館迎來陜西活動周
探索中新網東京7月9日電 7月8日至10日,大阪世博會中國館迎來陜西時間。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陜西活動周以“絲語和鳴 樂享綠美陜西”為主題,舉辦文藝演出、特色產品展示、經貿交流等一系列活動,展示陜西的歷史底蘊、豐饒物產和創新活力,促進中外企業開展互利共贏合作。
開幕式現場上演了精彩的陜西特色節目,書簡舞《翰墨秦韻》不僅體現了漢字韻律之美,還是中華文明“以和為貴”的精神寫照;陜北民歌《一對對鴛鴦水上漂》用質樸的旋律、高亢的嗓音,唱出人間真情與生命勃發,更唱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雙人舞《長恨歌》用舞蹈語匯講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曠世之戀,用柔美的舞姿勾勒大唐盛世的開放與浪漫……
據介紹,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陜西活動周期間,“三秦四季”文旅推介會和“三秦風物志”非遺展演及文藝展演,將展示非遺之美,用藝術架起溝通橋梁,將陜西好產品、好技藝展示給各國游客;40余家陜西企業的5大類近200種特色產品將通過互動體驗、展覽展示等形式促進企業間交流合作,為陜西與各國民間經濟發展搭建高質量平臺。此外,現場觀眾可以從“鹮美陜西”生態主題油畫展、朱鹮放歸自然云上互動等綜合活動中感受陜西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完) 【編輯:李潤澤】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AMD將開發新一代DDR5內存標準:最高速度達到17600MT/S
- 真我GT Neo5 SE發布,搭載第二代驍龍7+處理器,1999元起售與紅米對剛
- ROG發布首款掌機Ally:搭載Zen4 APU,對標Steam Deck
- B站“高能鏈”APP上線,向元宇宙進擊
- Aqara發布智能家居新品 覆蓋妙控屏、門鎖與門
- 特斯拉低價車型曝光 將搭載53kWh電池
- 諾基亞發布新機C12 Plus:僅2GB內存,價格不到700元
- 蘋果M3處理器預計采用N3E工藝:單核提升約24%
- AMD Radeon Pro W7900工作站跑分略輸英偉達RTX 6000 Ada
- RTX 4090顯卡在全場景光追下僅16幀:DLSS 3來救場
- 堅持單反路線不動搖 賓得或將發布新相機接替K
- 長得老實,經常被騙?小鵬專訪,全是亮點!
- 刷醫保買華為手表可行么,國家醫保局回應來了
- 智駕平權,2025能否成為智駕全面爆發的元年
- DeepSeek又贏了!Altman公開承認,OpenAI是“假開源”
- “斷頭”的九號電動車?九號公司官方辟謠:堅決打擊水軍造謠
- 蘋果將與阿里合作研發國行AI:人氣DeepSeek落選
- 小米15 Ultra相機參數完全曝光:搭載2億像素潛望式長焦
- 索尼全畫幅緊湊型相機RX1R系列有望復活? 新長焦大炮諜照曝光
- AirTag 2或最晚于WWDC2025亮相 搭載改進版UWB芯片提升跟蹤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