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新华每日“吉”报(2025年6月25日)
時尚99918人已圍觀
簡介★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吉林、河北、廣西等地對標對表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用好群眾“監督尺”,通過學、查、改“組合拳”,整治破解民生難題,做到深查實改、見行見效,推動學習教育走 ...
★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吉林、河北、廣西等地對標對表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用好群眾“監督尺”,通過學、查、改“組合拳”,整治破解民生難題,做到深查實改、見行見效,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詳情>>>
★今年6月25日是第35個全國土地日,“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是今年全國土地日的主題。廣袤的東北平原上,覆蓋著“一兩土,二兩油”的肥沃黑土,“攥起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發芽”,這是自然和時間的饋贈,也是我們必須守護的寶貴資源。詳情>>>
★2025年首次“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6月24日在河南省安陽市紅旗渠紀念館舉辦。其中,吉林省4人光榮上榜!
★6月2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吉林省委網信辦主辦的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創新賦能 智繪吉林”專題活動在長春啟動。據悉,本次專題活動為期4天。
★6月,長春步入22℃的夏天,一頂頂帳篷如花般綻放在河畔、林間,甚至曾經的雪道之上。各具特色的露營地,讓市民和游客在自然中追尋更豐盈的體驗,露營從“微度假”升級為連接戶外消費與文旅創新的新載體。詳情>>>
★吉林省2025年普通高考成績6月25日12時左右可查。各科類文化課錄取最低控制線和各科類一分一段表也將于當天發布。詳情>>>
★為解決學生群體、上班族等在工作日辦證不便的困擾,長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創新推出“夜間專場”服務,活動將持續至27日(每天17時至20時)。
★把握機遇明方向 全面振興鹿產業——第十六屆(2025)鹿業發展大會將于6月25日至27日在長春市雙陽區召開。
★9月5日,2025東北長春體育用品、釣魚用品及房車露營戶外展覽會將在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Tags:
相關文章
寧夏銀川:“湖城”新韻風光好
時尚中新網銀川7月3日電 題:寧夏銀川:“湖城”新韻風光好
作者 李佩珊 馬亞萍
地處西北內陸的寧夏銀川市,自古得黃河灌溉之利,溝渠縱橫、湖泊棋布,歷史上更有“七十二連湖”之說。但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許多生態保護的難題。近些年,銀川以生態立市,探索人水和諧之路,讓礦坑變酒莊,濕地煥新顏,“塞上湖城”處處可見好風光。
賀蘭山下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 銀川市委宣傳部供圖
昔日廢棄礦坑 變身“綠色名片”
夏日賀蘭山下林木蔥郁,湖水澄澈,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已結碩果,再過一月,將迎來大面積成熟采收的季節。
今年57歲的牛振明是賀蘭山東麓志輝源石酒莊的工人之一,近20年的工作,讓他見證了這片土地的變化。“狂風卷著砂石,眼睛都睜不開。”曾經的場景牛振明歷歷在目,而如今,這片曾滿目瘡痍的砂石礦區已成為園林式的生態酒莊,游客日均超1000人次。
賀蘭山東麓的鎮北堡礦區,曾遍布上百家砂石廠和采礦場,長期高強度開采留下累累傷痕。2010年起,銀川開始系統修復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以曾是砂石廠的志輝源石酒莊為例,這里通過追肥篩土、植被再造和灌溉設備鋪設,對1.8萬余畝礫石荒地進行改造。
“我們累計開荒1.8萬余畝,種植防風林8000余畝,釀酒葡萄3000畝,總種樹量達300多萬株。”酒莊負責人袁園介紹,經過20年努力,礦坑區綠化覆蓋率超過80%,曾經的砂石礦區蛻變成園林式葡萄酒莊。
修復過程中,袁園逐漸形成清晰思路,要將產業發展和生態修復相融合。“單純植樹造林缺乏可持續效益,而把葡萄酒產業、旅游業融入生態修復,既能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又能讓生態修復持久進行。”她表示。
以生態修復與葡萄酒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賀蘭山下的酒莊讓昔日的生態“傷疤”變為文旅“亮點”。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品嘗到高品質的葡萄酒,還能親身體驗到葡萄種植、采摘的樂趣,感受到綠色發展的魅力。
如今,賀蘭山腳下,生態文旅廊道已初具規模,葡萄酒、旅游、文化、餐飲、民宿、研學等“生態+多種業態”融合發展,多家酒莊被評為4A級旅游景區。2024年,銀川市各酒莊接待游客超150萬人次。
鳴翠湖荷花綻放。 馬亞萍 攝
退耕還濕 守護“城市綠腎”
在銀川市東部,自然生態要素最完整的一塊濕地——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同樣經歷著蛻變。最近,工人們正在對岸坡植被退化區域進行修復,開展鳴翠湖水生態保護修復項目。
鳴翠湖是“中國最美濕地公園”“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濕地”,濕地總面積8000余畝,是銀川市東部面積最大的自然濕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富集,有維管植物109種、水生浮游植物69種、鳥類97種,是中國西部地區和黃河流域首家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今年,銀川市啟動鳴翠湖水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以“水清、岸綠、生態”為目標,重點實施生態濕地建設與植被生境恢復兩大工程,將通過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
“生態濕地建設完成后,預計日處理規模能達到2萬立方米,通過植物吸附、微生物降解等自然凈化方式,有效削減水體污染物。”項目負責人王忠介紹,項目建成后,鳴翠湖區域水質將顯著提升,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得到遏制,濕地系統的形成將吸引更多候鳥棲息。
而這幾天,正是鳴翠湖最美的季節。遍地的荷花嬌艷欲滴,與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成趣。蘆葦漫步的湖水宛若迷宮,游客乘船步入蘆葦深處,與湖面融為一體,如詩如畫。
從礦坑到酒莊,從退化濕地到生態明珠,銀川人用“生態+產業”的模式治愈著大地傷痕。酒莊里的葡萄酒香與鳴翠湖的鳥鳴相和,講述著同一主題——當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綠水青山終成金山銀山。(完)
【編輯:惠小東】 ...【時尚】
閱讀更多王毅同法國外長巴羅會談
時尚中新社巴黎7月5日電 (記者 李洋)當地時間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巴黎同法國外長巴羅會談。
王毅說,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中法保持高層交往,加強戰略協調,增進了理解互信。雙方成功舉辦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呼吁發揮中法兩大文明優勢,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打破人為制造壁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80年來,中法曾多次在歷史關鍵節點作出正確戰略選擇,共同影響、塑造了世界發展進程,體現了中法關系的戰略性、前瞻性。面對單邊霸凌嚴重沖擊國際秩序,中法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獨立自主大國,應該再次承擔起時代使命,倡導踐行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共同為世界和平擔當、為全球發展盡責、為人類進步助力。相信法方將繼續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好兩國關系的政治基礎。
王毅表示,中法建立“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全鏈條快速協同機制,體現了雙方務實合作的高水平,希望法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做大中法合作蛋糕。雙方要持續深化核能、航空、航天等傳統關鍵領域合作,拓展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生物科技、銀發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中方支持有實力的中國企業來法投資,希望法方為中資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中歐通過友好協商解決白蘭地問題,充分表明雙方完全有能力處理好摩擦,希望法國作為歐盟核心大國、自由貿易倡導者和綠色轉型引領者,為推動歐盟秉持同樣精神妥處分歧發揮建設性作用。
巴羅表示,面對當今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法中、歐中應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和理性力量。法中保持密切高層交往,務實合作和人文交流取得積極成果。法中都堅持多邊主義,法方期待同中方加強溝通協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法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沒有任何變化。法方高度重視歐中伙伴關系,期待以歐中建交50周年為契機深化合作。
雙方還就烏克蘭危機、伊朗核問題等交換了看法。(完) 【編輯:陳海峰】 ...
【時尚】
閱讀更多(鄉村行·看振興)桂林永福羅漢果暢銷海內外
時尚中新網桂林7月5日電 題:桂林永福羅漢果暢銷海內外
作者 莫偉雯 涂麗莎 劉玉婷
連日來,廣西桂林市永福縣龍江鄉雙江村的羅漢果,迎來了關鍵的“點花時節”。種植田里,一人高的網架上爬滿翠綠藤蔓,黃色花朵在綠葉間若隱若現。種植戶梁天德手持細木棍,將蘸取的雄花粉輕點在雌花柱頭,“‘點花’之后第二天就會結果。”梁天德說。據了解,這些羅漢果成熟后,將被做成羅漢果茶、羅漢果甜苷等產品銷往海內外。
圖為羅漢果種植戶梁天德在“點花”。莫偉雯 攝
羅漢果的食用歷史可追溯至宋代。《中國藥典》中記載其味甘,有清熱潤肺的功能。在廣西永福福中福羅漢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中福”),現代生產線與“千年食俗”在此碰撞——企業深研當代消費者對口味多元化和便捷性的需求,開發出200余種便攜包裝的茶包類產品,讓東方草本的韻味漂洋過海。
福中福總經理韋新連介紹:“我們的產品不僅遠銷歐美,還熱銷東南亞等地區。2024年,我們出口羅漢果原果近2億個,這占公司總銷售額的40%左右,35%左右的銷售額來源于公司的茶包類產品。”
圖為工人在進行羅漢果選果(資料圖)。福中福供圖
據介紹,永福縣2024年羅漢果全產業鏈總產值超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產業人口約2.5萬人,主產區農民人均增收1.5萬元以上。
在桂林三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棱”)的廠房里,羅漢果甜苷自動化提取設備正為外銷訂單不停運作。羅漢果甜苷是以羅漢果為原料提取的代糖,因其特殊化學結構不被人體吸收,具有“甜而不胖”的特點。近年來,其市場認可度逐年提升,被應用于奶茶、能量棒、糕點、酸奶等多種產品中,漸漸成為大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點甜”。
三棱副總經理梁小燕介紹,公司訂單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1克200倍甜規格的羅漢果甜苷,甜度相當于200克蔗糖。她說:“市場上很多奶茶所用的羅漢果糖,甜味來源就是羅漢果甜苷。隨著羅漢果甜苷市場認可度的提高,我們企業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約65%。”
圖為羅漢果甜苷及其在食品行業的部分應用展示。莫偉雯 攝
談及產業升級,梁小燕說:“我們還聯合浙江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開展產學研聯合研發工作,正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進一步提升羅漢果原料的篩選效率。”
據悉,2024年全球有70%的羅漢果集中在永福加工。桂林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桂林市出口羅漢果及其提取物5.6億元,同比增長23.2%,主要出口日本、新西蘭、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巴西、越南、荷蘭等37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1至5月,出口國家和地區增至41個。(完)
【編輯:付子豪】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掃地機進化為滾筒活水洗地!科沃斯CES2025帶來多款高能機器人
- 全新比亞迪跑車諜照曝光:或歸屬騰勢,預計2025年上海車展亮相
- 小米給國產手機撐場面:全球銷量穩居前三
- 爆料!蘋果2025年產品路線圖揭曉,iPhone終于大改
- 蘋果2025年首發新款Macbook Air:搭載M4處理器
- 愛瑪電動車攜多款新品亮相CES,本地化發展,綠色出行新體驗
- 索泰ZONE掌機榮獲2024五星獎年度性能卓越獎
- 趙明帶著榮耀Magic7團隊離職?榮耀:此消息不實
- 科技春晚CES 2025展會十大看點匯總,熱點科技探展CES,帶你了解未來黑科技
- 杜比亮相CES2025,深入體驗搭載杜比視界+全景聲的首款汽車
- 太原市新建路改造工程中發現古城墻
- 大同市云岡區西韓嶺鄉南村的蝶變
- 校企合作吹響“開場哨” 山西男籃與學校雙向奔赴
- 太原加開“歌迷專列”
-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防范金融廣告風險提示
- 探訪宣化鄭家溝遺址
- 河北圍場:新材料產業向“新”而行
- 一張圖帶你了解雷電預警信號
- 筑夢雄安丨“藏”在公園里的垃圾處理站
- 微視頻丨珍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