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娛樂 >>正文
苹果回应Mac Pro没有AMD显卡:完全不适配
娛樂87165人已圍觀
簡介蘋果已經發布了為專業級用戶所準備的Mac Pro主機,搭載的便是自家的M2 Ultra系列處理器,蘋果表示相比較之前的英特爾處理器,性能提升極其兇猛。不過也有用戶發現蘋果除了拋棄了英特爾之外,現在連A ...
蘋果已經發布了為專業級用戶所準備的Mac Pro主機,搭載的便是自家的M2 Ultra系列處理器,蘋果表示相比較之前的英特爾處理器,性能提升極其兇猛。不過也有用戶發現蘋果除了拋棄了英特爾之外,現在連AMD顯卡也不能用在新的Mac Pro上面,畢竟相比較CPU,GPU處理視頻可以說事半功倍,這又是為何?目前蘋果針對這個情況進行了說明,稱與以前的Mac Pro相比,由于蘋果對架構進行了大幅的優化,因此已經不適配AMD的Radeon顯卡。
在Mac Pro上,蘋果一共提供了7個PCIe插槽,照理說安裝顯卡絲毫沒有難度,然而蘋果表示這些PCIe插槽只能安裝SSD、音頻卡、網卡等,至于顯卡則不能順利安裝,就算裝上去也不能正常使用。于是大家紛紛懷疑是不是蘋果從中作梗,好讓大家就用M2 Ultra等處理器。對此蘋果解釋到,目前的蘋果自研芯片經過幾代的迭代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內存以及硬件架構,事實上蘋果也沒去想過如果導入第三方顯卡,Mac Pro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因此蘋果最終決定放棄引入第三方顯卡,只用M2 Ultra等處理器來應付視頻剪輯等任務,蘋果也表示新款Mac Pro的速度是英特爾版本的3倍。
事實上由于蘋果采用了統一內存架構,導致內存容量的上限被壓死在192GB,或許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192GB內存遠遠超出了需求,然而Mac Pro是專門為視頻剪輯等用戶所打造,因此內存上限自然是越高越好,特別是上代可以到1.5TB。蘋果Mac Pro將會在周二正式發售,不知道到時候M2 Pro能否滿足高性能計算的需求。
Tags:
相關文章
新疆拾光|穿越絲路 聽龜茲壁畫“奏響”千年樂舞篇章
娛樂當阿克蘇的陽光灑進克孜爾石窟,來自英國的小伙循著壁畫紋路,聆聽琵琶弦撥、箜篌輕奏,在穿越古今的“對話”中,感受西域樂舞演繹出的千年文化交流史。
監制|蔣麗麗
制片人|劉沐晨
編導|張一林
策劃|王嘉裕
剪輯|劉文靜
攝像|陳君 陳鑫濤 張一林
特邀嘉賓|阿福 SAMPSON FRASER DANIEL(英國)
出品|國際在線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張子怡】 ...
【娛樂】
閱讀更多四川丹巴山洪泥石流轉移安置群眾491人 另有4人暫未發現蹤跡
娛樂新華社成都7月5日電(記者 李力可)記者5日晚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了解到,7月4日該縣沈足一村、沈足二村的泥石流發生后,目前有4人因上山放牛暫未發現蹤跡,目前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中。
7月2日以來,丹巴縣全境遭遇持續性強降水天氣,最大小時雨量達23.2毫米,引發多處山洪泥石流災害,12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7月4日17時50分左右,巴底鎮沈足溝暴發山洪泥石流災害,沖出固體物料20余萬立方米,泥石流災害造成沈足一村、沈足二村約15棟房屋被損毀,農田被淹,通信、電力、道路中斷,災損情況正在進一步核查。
災害發生前,當地轉移兩村及沿河群眾215戶491人,已通過集中安置、投親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
記者了解到,4日下午災害發生前,鎮村兩級在組織臨災避險撤離逐戶敲門時,發現沈足一村村民蘭某一家6口人均不在家。在避險點清點人員時,該戶也無人在現場,當時因通信中斷,無法聯系。
據介紹,7月4日,蘭某家4人上山上放牛,不在村內,家中其余2人在外務工。目前,丹巴縣正組織救援力量,積極通過無人機信號覆蓋、徒步巡山等方式全力展開搜尋,暫未發現4人蹤跡,搜尋工作還在持續中。
記者在丹巴縣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現場了解到,此前,在7月2日晚,丹巴縣巴底鎮邛山溝和駱駝溝相繼發生泥石流災害,造成丹巴縣通往沈足一村、沈足二村的道路斷道,巴底鎮通信、電力中斷。5日當天,邛山溝泥石流災害現場仍在搶險救援中。
4日災害發生后,丹巴縣立即啟動地質災害Ⅳ級和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組織地質、公安、綜合應急救援、國網、醫療、民兵等方面150余人攜帶專業救援設備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同時,加強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監測預報預警和分析研判,對全縣12個鄉(鎮)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全覆蓋、拉網式排查。
目前,丹巴縣共轉移安置群眾645戶1719人,搶險救災安全有序,救援物資儲備充足。丹巴縣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提醒,請廣大游客密切關注目的地災害風險預警信息,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謹慎前往災害風險較高的區域旅游,旅途中注意規避和防范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 【編輯:李潤澤】 ...
【娛樂】
閱讀更多東西問|鄢一龍:中國式現代化是文明型現代化
娛樂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題:中國式現代化是文明型現代化
作者 鄢一龍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國家形態延續至今的文明,也是向內凝聚成超大規模共同體的文明。中華文明具有自成體系的宇宙觀、自然觀、人生觀、國家觀、社會觀、天下觀,是一個不斷演進的復雜共同體,在其發展過程中海納百川、光澤四海,對世界其他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華文明內在蘊含了現代化因素與現代轉型動力,當面臨西方式現代化挑戰時,中國并非簡單接受外來現代化模式,也不是依附于現代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而是在西方沖擊下進行自主性回應,推進文明型現代化,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路。
2024年11月25日,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考古學家在良渚玉璧前駐足細看。 中新社記者 曹丹 攝
文明型現代化
在人類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了三種類型的現代化。
一是主導型現代化,西方文明通過征服、殖民等方式,推動西方文明成為全球主導的現代文明。二是依附型現代化,大多數拉美、非洲、亞洲國家不具有內生現代化能力,只能通過全盤接受西方模式向現代化轉型。三是文明型現代化,少數擁有悠久文明傳統的國家,在遭遇西方式現代化沖擊時,表現出強大的文明韌性。
不同于依附型現代化,文明型現代化有四個特征:
一是內生現代性,這些國家自身具有實現現代化轉型的歷史條件,而在西方沖擊下,這些條件成為本國現代化的文明根底處生生不息的力量;二是文明主體性,即面對西方現代化沖擊時能選擇性吸納外來文化,并內化為自身文明有機組成部分,推動本國現代化轉型;三是自主現代化道路,即能實現現代化模式的創新,突破現代化過程中“外圍—中心”的依附格局;四是創造具有普遍意義的現代文明新形態,提供新的現代化經驗,為人類現代文明進步提供動能。
中華文明的內生現代性
中國現代化進程經常被放在外生現代性視角下解釋。例如,一種范式認為,現代性是人類歷史大分流的產物,大分流塑造了歐洲的獨特性,使其成為現代性發源地,在“中心—邊緣”結構下,現代性向包括中國在內的非西方國家擴散,給這些國家帶去現代化。另一種范式則將中國的現代化理解為對西方沖擊的回應,這種回應表現為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過程,摧毀了傳統社會結構,使中國從傳統社會轉變為現代社會。
大量歷史研究表明,現代性不只源于西方,這在很大程度上挑戰了西方中心主義的傳統觀點。
現代政治的一個特征是民主制。中國歷史上,從民間選拔人才參與國家治理、決策過程注重協商等都具有民主因素。真正的民主,不但需要人民參與政治,還要政府主動服務人民。中國歷史悠久的民本主義傳統可以理解為一種政府服務人民的“輸出端民主”,是對西方自古希臘以來側重于人民參與政治的“輸入端民主”的糾偏。今天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恰恰是輸入端民主和輸出端民主的有機結合。
現代政治的另一個特征是法治。中國具有應用法律進行治理的悠久傳統,雖然其“倫理法”取向不同于“權利法”,但形成了維護社會秩序的成文法體系,被學者稱為“中華法系”。秦代“明法度、定律令”奠定了基礎,隋唐時期形成的《唐律疏議》等法典,其體系化程度和邏輯嚴密性具有顯著先進性。7世紀,日本遣使到中國學習,通過吸收唐律,結合本土傳統進入了律令制時代。
科技革命是現代化的動力。不同于西方“求知”科學傳統,中國形成了悠久的“求用”科技傳統,在很長時間里是世界科技大國。除廣為人知的“四大發明”,還有天文領域的干支、陰陽合歷,數學領域的十進位值制、算籌記數、勾股容圓、珠算,醫學領域的經脈學說、本草學、方劑學、針灸,農業領域的水稻栽培、茶樹栽培,制造領域的瓷器、火銃、鋼鐵冶煉技術等。這些重要發明創造,都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
歷史上,中國制造業在多個領域長期領先。例如,中國至遲在公元前6世紀創造了生鐵冶鑄術,并經過長期技術發展形成了規模化鋼鐵冶煉加工體系,而歐洲到14世紀才使用生鐵。同樣,中國在造紙業、印刷業、紡織業、軍事工業等歐洲工業革命的關鍵領域,都形成了早期的技術發明。
航海革命是西方現代化轉型的重要因素,而中國是大航海的先行者。15世紀初,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比西方開啟的大航海時代早近一個世紀,船隊有當時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寶船”,帆、舵、水密艙壁、減搖龍骨等技術領先。
現代性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繁榮的商品經濟。中國在宋代進入日本歷史學家宮崎市定所說的“以運河為中心”的時代,農業生產商品化,精細化的生產分工形成,城市由唐代的坊市制變為商業都市。北宋時期源于四川的“交子”,成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比歐洲早了600多年。
2024年6月15日,第十一屆中國大運河廟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橋西歷史文化街區舉辦。圖為身著漢服的女生巡游廟會。 中新社記者 鮑夢妮 攝
也許沒有外來沖擊,中國這些內生現代性因素也能轉變為現代化進程。但歷史不能假設,內生現代性不等于現代化,內生現代性因素也不等于現代化形態。中國的現代化歷史進程,需要在內生現代性、外生現代性、本國現代化創新的結合中加以理解。
創造人類現代文明新形態
梁啟超曾把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然后知不足”的過程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器物層面,第二期是制度層面,第三期是文化層面。今天,當我們重新審視當代中國在器物、制度、文化三個層面的發展,能發現中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創造了人類現代文明新形態。
物質文明新形態方面,中國不但徹底改變了近代以來物質落后的面貌,還從多方面將人類現代物質文明推到新高度。其一,中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速度最快的經濟增長奇跡,短短幾十年從一個物質匱乏國家轉變為物質豐裕國家。其二,中國將人類制造業文明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創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產業鏈條最完整、涵蓋高中低端、能持續升級和快速調整、具有高度性價比和韌性的現代制造業體系。其三,中國創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具有高度便利性和低成本、采用最新技術的基礎設施網絡,將人類建造文明推向了新高度。其四,中國再次走在世界科技創新浪潮前列,各種科技突破層出不窮,用科技創新賦能千行百業、普惠千家萬戶。
2025年5月23日,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浙江寧波啟幕。圖為“數智中東歐”展區的人形機器人隨音樂舞動吸引參觀者,集中呈現了來自中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等國的科技成果。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制度文明新形態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既超越了資本主義制度體系,又超越了蘇聯式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民主為本體的新型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則將社會主義優勢和市場經濟優勢有機結合,形成了既充滿競爭活力又能讓發展成果為普通人共享的“共益型市場經濟”。
精神文明新形態方面,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原生文明之一,獨立起源、獨立發展、自成體系、源遠流長。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根基和實踐道路不同于西方,表現出迥異于西方的精神世界。伴隨著物質文明發展,中國也正創造著影響世界的新的精神財富。中國的文明型現代化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彌補了人類面臨的文明赤字,將為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指引方向。(完)
作者簡介:
鄢一龍。 作者供圖
鄢一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創新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從事五年規劃、中國道路研究,探索中國學術話語構建,提出目標治理、集思廣益型決策、七權分工等新理論概括。
【編輯:胡寒笑】 ...【娛樂】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佳能推出新全畫幅傳感器 1900萬象素 支持全局快門
- 湖南茶陵:梨瓜甜蜜上市
- “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山西行活動啟動
- 火場逆行者
- 陶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揭牌
- 我省發布2024年水資源公報
- 京津冀旅游景區聯票面向全國發行
- 【一線觀察】超長期特別國債如何撬動河北投資增長
- 4.4分鐘 下線一臺挖掘機
- 瞭望丨河北高速助力文旅產業“出圈”
- 小米SU7原型車亮相紐北,零百加速2秒,性能力壓911 GT3 RS?
- Cybertruck在中國的親兄弟?東風E
- 紅米Redmi Note 14系列官宣,這次主打顏值?
- 英特爾在搞什么名堂?傳LGA 1851接口只能用一代
- 外觀專利已申請!比亞迪首款電動摩托來了
- iPhone 16系列全系8GB內存!蘋果高管:8G夠用了,多了浪費!
- 英特爾攜合作伙伴亮相工博會:用AI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 6800美元,徠卡標頭便攜相機Leica Q3 43價格再創新高
- 6200mAh大電池,5年還有機會免費換電池,這款紅米手機將發布!
- 小鵬攜MONA M03等諸多新車驚艷工博會:強智能與高性價比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