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白山地區是中國人參的原產地及核心產區, 長白山人參卻常被賣出“蘿卜價”。 
如果說農業像個木桶, 有長板、有短板。 那大家路過看到人參都得驚嘆, 呀,這怎么還有個托盤啊! 
以前是真想不通, 身為“百草之王”的人參咋混得這么慘, 后來才明白, 光有底蘊不行, 得把精深加工搞起來。 
這幾年,吉林省做足做活“農頭工尾”文章,把人參產業作為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標桿。通過完善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機制,直接把土里挖出來的“草根”變成了C位出道的 “明星”。 
現在的人參不僅能當中藥材,還解鎖了人生新“副本”—— 人參皂,洗完皮膚不干燥; 參咖啡,喝了狀態能“起飛”; 還是面膜,敷上小臉有光澤。 


在人參制品企業流水線上,自動萃取、濃縮、灌裝,一袋袋黑參濃縮飲液進入包裝箱,上百項的安全檢測,比當年考“百草之王”資格證還嚴格,正是這種嚴苛,打響了吉林人參的品牌。 
請聽“現代農業脫口秀”,講述吉林省聚焦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在更高水平上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故事。  
記者:司曉帥 新華社吉林分社 新華社音視頻部 聯合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