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民政部:二季度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各困难群体服务持续提升
知識9814人已圍觀
簡介
記者今天從民政部例行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二季度以來,民政部門加大兜底民生保障力度,低保對象、殘疾人、困境兒童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799.7元、594.9元;全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已惠及1189.3萬困難殘疾人和1636.5萬重度殘疾人,累計受理“跨省通辦”申請3293人,“全程網辦”申請14.4萬人。
兒童福利保障方面,民政部持續推進實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推動所有省份出臺流動兒童在居住地享有關愛服務清單。截至目前,全國集中養育孤兒保障標準月人均達2010.6元,社會散居孤兒保障標準月人均達1547.2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標準月人均達1535.4元。
養老服務發展方面,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十四五”以來,共建成家庭養老床位44.1萬張,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79.8萬人次。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 李婉麗:推動老年助餐可持續發展,2025年中央財政投入了3億元專項引導資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務網點更加健全。“十四五”以來,共完成208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補貼支持84萬戶老年人購置居家適老化產品。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記者今天從民政部了解到,民政部、商務部于7月至12月舉辦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活動以“惠老助老、品質生活”為主題,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更好推動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
“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期間,民政部將指導各地創新形式組織開展本地區“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鼓勵各地優化補貼申領流程,通過線上“一鍵申請”、線下社區代辦等方式,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精準覆蓋更多老年人,推動老舊家具更換與智能家居配置相結合,助力老年人實現從傳統居家養老向智慧養老邁進。
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在消費季期間,圍繞老年人多樣化需求,推出衣、食、住、行、用、醫、養、樂等產品及服務,滿足老年人高品質晚年生活需要。支持各地開展養老機構開放日、試住體驗等活動,助力老年人更加便捷了解養老服務。支持在養老服務機構、文博場館、景區、街區等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組織開展“銀發游園會”等活動,大力推動康復輔助器具進社區、進家庭。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孫文燦:支持各地用好各渠道資金,實施發放養老服務消費券、推出消費滿減、積分獎勵兌換、老年送餐服務補貼等惠民措施。鼓勵各地以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項目為抓手,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培育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養老服務機構。落實養老服務機構優惠政策,推進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落地,持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編輯:黃鈺涵】 ...
Tags:
相關文章
老撾華裔新生代:老撾隨處可見中國商品
知識中新網普洱7月3日電 (黃興鴻)“老撾能買到的中國商品越來越多,老撾每年也會出口大量水果到中國。”3日,參加第二屆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活動的帶隊老師龔穩書如是說。
當日,參加活動的44名老撾華裔新生代,參訪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的中國—老撾民間經貿文化交流中心(下稱“中老交流中心”),聆聽中華文化及普洱文化專題講座,開展互動交流活動等。
7月3日,老撾華裔新生代參訪中國—老撾民間經貿文化交流中心。 黃興鴻 攝
中老交流中心負責人石云介紹,該中心成立于2015年,旨在以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為紐帶,依托普洱市在大湄公河次區域內的區位優勢,搭建雙方多領域、深層次的溝通橋梁,促進普洱乃至云南與老撾華僑華人的密切聯系,推動雙方在互聯互通、投資貿易、產業發展、能源資源和人文交流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成立至今,已開展多場中老交流活動。
來自老撾南塔省的學生芭妮達介紹,她家開商店,賣中國進口的面條、方便面等,其中方便面最為暢銷。
龔穩書稱,在老撾豐沙里省,中國進口的食品,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備受歡迎。
7月3日,老撾華裔新生代通過活動增進友誼。 黃興鴻 攝
在中老交流中心做志愿者的黃銳介紹,他是老撾瑯勃拉邦人,那里有許多中國人經商,中國商品隨處可見,食品、電器、服裝等琳瑯滿目。“我想成為一名商人,2023年到普洱學院留學,就讀會計專業。”他說,老撾年輕人喜歡時尚的中國服裝,現在他已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了一批服裝,利潤可觀。
據統計,2024年,普洱與老撾的貿易額為15.9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1億元,同比增長11.1%,進口14.9億元,同比增長6.2%。2025年1—5月,雙方貿易額為3.4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0.45億元,同比增長35.3%;進口2.97億元,同比增長23.5%。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普洱市“一市連三國”,與老撾、越南、緬甸山水相連。本屆“游學普洱”活動由普洱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于6月30日啟動,將持續至7月5日。(完)
【編輯:付子豪】 ...【知識】
閱讀更多香港培僑中學獲贈天安門國旗
知識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張楊彬)7月1日,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紀念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香港培僑中學一份珍貴禮物——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培僑中學獲贈的國旗編號為(2023-0205)號。這面國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那天,正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的日子。“這一天對我們全體師生意義非凡。”該校校長伍煥杰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作為學校第五任升旗隊隊長,能參與迎回一面天安門國旗,我感到十分榮幸。”培僑中學高二學生李文軒難掩激動。當日清晨,培僑中學的師生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莊嚴的升旗儀式。作為學校升旗手,李文軒對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儀式中展現的每一個細節都感到震撼,“我要把這份莊重與嚴謹帶回學校的升旗隊”。
受贈國旗后,16名培僑中學學生在老師們帶領下赴沈陽、丹東等地游學參訪,這面國旗也隨師生團啟程。他們計劃實地踏訪抗美援朝紀念館,瞻仰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參觀沈陽航空博物館,在鴨綠江畔遠眺……從南到北的這條路線,正是1950年培僑中學的二十多位校友響應祖國號召、奔赴抗美援朝前線走過的英雄之路。
“培僑中學擁有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香港學校之一。我們帶著國旗重走這條路,希望讓今天的年輕人親身體驗,把愛國精神代代傳承下去。”伍煥杰說。
7月4日,這面國旗將隨師生團返回培僑中學校園。(完) 【編輯:李潤澤】 ...
【知識】
閱讀更多時政微觀察丨砥柱中流 風華正茂
知識2025年7月1日,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
104年來,從南湖啟航的小小紅船成為“中國號”巍巍巨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彪炳史冊的歷史偉業,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最為恢宏的華彩史詩。
壯闊征程銘記奮斗擔當,鐫刻新的堅實步伐。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共產黨這個世界第一大執政黨,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揮時代之椽,落奮斗之筆,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征途上新的壯美篇章。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中國式現代化,沉淀著一代代人的夢想和奮斗。
《建國方略》中,孫中山先生描繪了近代中國謀求現代化的第一份藍圖:修建160萬公里公路、約16萬公里鐵路、3個世界級大海港,還有建設三峽大壩……在當時看來,夢想的實現似乎遙不可及。
“只有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2020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時,在《建國方略》相關規劃圖前,駐足感慨。
一個曾經積貧積弱、飽受欺凌的中國,在70多年的時間里創造出人類現代化史上的奇跡。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這正是讀懂百年大黨的精神密碼之一。
今年全國兩會剛一結束,黨中央就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的今年黨建工作重點任務。
總書記強調:“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作出的決定,哪一件不是說到做到、一以貫之的?我們抓什么,就是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中央八項規定是黨中央徙木立信之舉,是新時代管黨治黨的標志性措施。”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烽火年代里,訪問延安后的黃炎培感慨:“我認為中共朋友最可寶貴的精神,倒是不斷地要好,不斷地求進步,這種精神充分發揮出來,前途希望是無限的。”
△2022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楊家嶺瞻仰中共七大會址。
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成為新時代偉大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
從強化政治引領到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不斷健全,再到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更加完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旗幟下不斷煥發愈加強大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成為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大家在信里說得好,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全體村民回信,為鄉親們的收入增加感到高興,對他們切實維護好民族團結、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出殷切期望。
嘎拉村因山野桃花而聞名,是“桃花盛開的地方”。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到嘎拉村看望慰問村民群眾,調研基層黨建等工作。
近年來,在黨的興邊富民好政策引領下,嘎拉村通過探索生態價值轉換路徑,建設農業綜合體等項目,使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最大關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歲,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41314元,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分別覆蓋10.7億人、13.3億人……實打實的數字,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標注不負人民的勇毅擔當,書寫造福人民的溫暖答卷。
△2025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考察時,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火塘邊,共話鄉村全面振興。
地處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的肇興侗寨,自然風光秀麗、民族風情濃郁,被譽為“侗鄉第一寨”。近年來,鄉親們在綠水青山間找到致富密碼,生態紅利不斷地轉化為發展動能和民生福祉。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時,同鄉親們圍坐在一起,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板凳座談會”。大家爭相向總書記講述近年來的村寨變化和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從你們的講述、你們的神情可以看出,村寨這些年欣欣向榮。
習近平總書記離開侗寨時,村民深情唱起《侗歌聲聲唱給黨》。“美麗的侗寨哎,綠水青山好風光。鼓樓下把歌唱,千年的侗歌唱給黨……邁進了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美好的生活幸福萬年長……”歌聲傳深情,表達廣大村民對黨的感恩之心。
“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里,“挺起民族軸承工業的脊梁”一行金色大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到這里考察,詳細了解洛軸的改革發展之路。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堅持發展實業,從過去洋火、洋皂、洋鐵等靠買進來,到現在成為工業門類最齊全的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這條路走對了。”
在聽取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習近平總書記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要堅定信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2025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廠考察時,同企業職工在一起。
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一路走來的生動縮影。
回望100多年來的不平凡歷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從一窮二白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數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礪奮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因勢利導對經濟布局進行調整優化”“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要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有條不紊地將宏偉藍圖分解為一個個階段性任務,一步一個腳印落實推進。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力奔涌。
千秋偉業,砥柱中流;百年大黨,風華正茂。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朝著宏偉目標堅定前行。
總監制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制丨馬麗君
制片人丨興來 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編輯丨江雨航 楊彩云 張亞楠
【編輯:張子怡】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AMD Radeon RX 7900 XT顯卡降價近20%
- 專訪韶音中國區品牌負責人:專注運動市場是成功的關鍵
- IEAE 2023丨航世展示多款人體工程學鍵盤,滿足更多應用場景需求
- 30年載科技成果展現 漢王AI電紙學習本等5款新品驚艷登場
- 2023上海車展丨紅旗發布全新品牌架構,經典更煥新活力
- 基于FAAR油電平臺打造 寶馬iX1亮相上海車展
- 2023上海車展丨AITO問界M5智駕版亮相車展,定義“雙智”出行新高度
- AMD推出Radeon Pro W系列顯卡:定價僅為對手一半
- 安卓或將加入自動存檔功能,不常用的軟件自動移除,以節省存儲空間
- 2023上海車展丨大力發展AI 智己汽車正式發布AI4M智能戰略
- 菲律賓6月通脹率微升
- 王克:清潔能源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 解碼“太行明珠”:海外華文媒體眼中的晉城魅力與轉型之路
- 成都杜甫草堂荷花盛開引游人
- 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批判泛安全化陷阱:誰在制造困境? | 國際識局
- 2025年英國“中文培優”項目來華夏令營在云南開營
- 2025中亞(霍爾果斯)商品貿易博覽會啟幕
- “蘇超”新規:受高溫天氣影響 換人名額增至7人
- 暑期“科技熱” 廣西科技館成假日親子游勝地
- 商務部:支持自貿試驗區開展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驗